-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宁(bù níng)的意思:不安定,不平静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大苏(dà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壮丽、宏伟。
到庭(dào tíng)的意思:指被告被传到法庭受审的意思。
丰隆(fē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实丰满,充盈富裕。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雷动(léi dò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动人心。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溟渤(míng bó)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茫茫无边。
起驾(qǐ jià)的意思:开始启程或出发。
深渊(shēn yuān)的意思:指非常危险、困难、险恶的境地或局面。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葵的《喜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雷初响,唤醒沉睡的万物,随后大雨倾盆而下,滋润大地,洗净尘埃,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拟人手法,如“蛰龙惊”、“深渊睡不宁”、“起驾丰隆吸溟渤”等,形象地展现了春雨的威力和对大自然的深刻影响。
首句“一声雷动蛰龙惊”,开篇即以春雷的轰鸣唤醒了冬眠的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在春天的召唤下复苏。接着,“处处深渊睡不宁”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唤醒了深藏于地下的生命,使之不再沉寂,充满了活力。
“起驾丰隆吸溟渤,散为霖雨济生灵”两句,通过“丰隆”这一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形象地描述了春雨的浩瀚与充沛,它如同从大海深处汲取水分,化作甘霖,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体现了雨水对于生命的不可或缺。
“润回枯槁忻盈野,洗尽尘埃不到庭”则表达了雨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滋润,更是心灵上的洗涤,它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将尘世的污垢洗净,营造出一片清新宁静的环境。
最后,“我爱晚凉高一枕,梦寻诗过大苏亭”两句,诗人以个人的感受收尾,表达了对这场及时雨的喜爱与赞美,同时借梦境中的“过大苏亭”(大苏亭是苏轼的纪念地),寄托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寓宣府九日同杨惠两乡人集北山寺而昨夕风烈甚雨即成雪壤不膏故山悉赭结句别有所为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横山黄伯子持图索题
一生纱帔罩乌巾,二女明妆坐绣茵。
树底几厨犹未发,神边排榼巳攒鳞。
持此佳图今书此,疑是东山谢氏之犹子。
拣持二女并叔安,将渡淮淝来赌墅。
主人向我捧一尊,谓此比较言不伦。
此图乃即是其身,身住暨阳之邑,横山之村。
少泉先生是其父,星文侄骆先生妻以女,身为乃祖千顷陂黄叔度之孙。
少而狗齐,长而辞乃岳,其耽隐而自逸气飘飘然凌云。
槎海篇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
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
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
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