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高石(gāo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童稚(tóng zhì)的意思:指年幼天真无邪的孩童,也可形容成年人举止幼稚、不成熟。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心力(xīn lì)的意思:心思和体力都疲惫不堪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注释
- 病:指因病体虚弱。
心力减:体力和精力衰退。
光阴速:时间过得快。
五十八归来:指五十八岁时回到故乡。
鬓丝:指两鬓的头发。
池草:池塘边的草。
童稚:小孩子。
成人:长大成人。
园林:花园或庭院。
乔木:高大的树木。
倚高石:靠在高大的石头上。
穿深竹:穿过茂密的竹林。
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
听未足:听不够,意犹未尽。
- 翻译
- 疾病让我深知心力日益衰减,年老更觉时光飞逝如箭。
五十八岁时我归来,如今已到六十六岁这年。
两鬓的白发如同千丝万缕,池塘边的草儿却还八九分翠绿。
曾经的孩童都已长大成人,园林中多半树木已高大挺拔。
观赏山景倚靠在高大的石头上,引来泉水穿过深深的竹林。
虽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但至今听来仍觉得不够过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迈进老年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活力与现在的体力减退,表现出对于时间飞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怀念。"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从而引出了后文关于岁月流转、生命消长的描写。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这两句通过对头发和池中水草颜色的对比,生动地勾勒出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则是从家庭和自然景物的角度,再次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两句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孤独,他似乎在寻找超越尘世烦恼的精神寄托。而"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欣赏。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缥缈楼绝顶而下东穿潜虬洞
高楼足怡旷,展眺意已穷。
俯身狎鸟道,侧足探虬宫。
回光一乘隙,群玉皆玲珑。
下汇湛湛流,盘石居其中。
雀跃三过之,前复畏蒙茸。
西南一虚窦,隐隐复溶溶。
遥与突星会,迩则天镜通。
幽阒难久留,吾将泛空蒙。
重纪五子篇·其三余宪副曰德
德甫宦不达,衔饥卧西山。
散发听樵歌,轻舠弄潺湲。
宁无临川屐,不踏城市间。
举世称高节,吾独叹微言。
昔闻双井徒,竭蹶趋险艰。
旦夕费雕锼,不救岩石顽。
解曾一决之,浊流遂泛澜。
左蠡稍自清,匡庐出孱颜。
遂令洪都瑟,疏越表三叹。
正始岂必多,滥觞良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