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董京所作的《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借用了孔子与麒麟的典故,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孔子不遇”,开篇即点明主题,孔子在世时并未得到应有的际遇和认可,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并未得到广泛接受和实践,这与他个人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
“时彼感麟”,接着提到麒麟,麒麟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太平盛世。然而,在这里,“时彼”却感到了麒麟,意味着麒麟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动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麟乎麟,胡不遁世以存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麒麟的劝告,希望它能够避开纷扰的尘世,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保持其纯真本性。这里不仅是对麒麟的想象,也是诗人对自身或对理想状态的一种向往——在乱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孔子与麒麟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找到一种超越世俗、保持内心纯净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