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佛人(fó rén)的意思:指心地善良、慈悲宽厚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没有世俗欲望的人。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是即(shì jí)的意思:指事物本身就是它所表现的,没有任何掩饰或虚假。
通法(tōng fǎ)的意思:指通行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也可表示通常的做法。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 鉴赏
这首诗《明教中幻意偈》由唐代僧人景岑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的核心理念——幻象与真实、生灭与永恒之间的关系。
首句“若人见幻本来真”,提出了一种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幻象,那么他所看到的幻象本身便是真实的。这里强调的是对现象本质的理解,即在表象之下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真理。
接着,“是即名为见佛人”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认识的重要性。见到了幻象之真的人,即是见到了佛的本质,也就是达到了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这表明,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并不在于外在形式的追寻,而是在于对内在本质的洞察。
“圆通法界无生灭”则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在佛教看来,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事物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这个圆通的法界中,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但又保持着不变的本质。这里的“无生灭”并非指物质不存在,而是指在变化之中,事物的本质和其存在的意义并未改变。
最后,“无灭无生是佛身”总结了上述观点,指出佛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一切变化之中的不变。佛不仅是超脱生死的存在,更是引导众生认识到这一真理的导师。这句话强调了佛性就在每个人心中,只要能理解并实践这些教义,就能达到与佛相似的境界。
综上所述,《明教中幻意偈》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即通过认识到世界的幻象本质来达到对真实世界的理解,进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提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海棠吟
锦城缬林擅春色,名花一枝香一国。
照眼红妆绝代姿,笑风泣雨情无极。
天然艳冶去雕饰,匀粉施朱净如拭。
银烛高烧金屋深,护持凭仗东君力。
满院春阴作寒食,游丝穿柳当风织。
紫燕衔飞上画梁,纷纷蝶散雕阑北。
惜春底事争相忆,冉冉春光惜不得。
香霏阁上卷帘看,杜宇啼残暮云黑。
卖花词
身是城边卖花叟,卖花归来即买酒。
曲巷朱门声婉转,春风作伴蜂声满。
家家有花花未开,春风先到我家来。
劝君买花须少年,劝君莫惜买花钱。
卖花老叟年年在,买花年年时时改。
昨日少年今日老,君不见担上花开可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