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战城南》
《战城南》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死城北。为子死父臣死国。

朱轮疾驰铁骑徐行

宁为结缨死,不学投戈生。辱身降俘,委骨泥沙

他人不论级,自己不遗名。嗟哉新安与长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长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也可指长时间的稳定局面。

疾驰(jí chí)的意思:形容快速奔跑或迅猛行动。

降俘(jiàng fú)的意思:指敌方被俘虏后,被迫接受投降条件并成为俘虏。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结缨(jié yīng)的意思:指两人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困难或危险。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辱身(rǔ shēn)的意思:指因自己的行为、言论或处境而丢失了尊严、受到侮辱或损害自己的身份地位。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投戈(tóu gē)的意思:指放下武器,投降或改变立场。

徐行(xú xíng)的意思:缓慢行走,步履轻缓。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自己(zì jǐ)的意思:指个人,表示一个人独立思考、做事、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鉴赏

这首诗名为《战城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的伟大,通过对比朱轮车与铁骑的不同行动,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诗中“战城南,死城北”开篇即点明了战场的残酷,士兵们为了国家和父亲的荣誉,不惜一死。接着,“朱轮不疾驰,铁骑不徐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交通工具的行动,隐喻了忠诚与坚守的品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绝不退缩。最后,“宁为结缨死,不学投戈生”表达了宁愿英勇就义也不愿放弃信仰的决心,凸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整首诗以悲壮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中的牺牲精神和对国家忠诚的价值观,令人深感震撼。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李监丞致仕还乡

耄期吏隐倦,归去上恩荣。

国子瞻师保,乡人庆父兄。

挥金慰游旧,击壤傲升平。

远笑吴门叟,何为变姓名。

(0)

西域请平三首·其一

西域请都护,崆峒献凯歌。

两阶增羽籥,万里肃山河。

甲第旃裘少,春宫苜蓿多。

雌雄双匣剑,弃置欲如何。

(0)

登荐福寺山亭

时事如不闻,烦襟尚郁怫。

高亭一何壮,俾我遗外物。

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

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

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

始知绝群动,方外真有佛。

此地可终隐,不惟谢炎郁。

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

(0)

渴雨示府僚

东风破穷阴,农者亦望岁。

宿雪滋巳消,骄阳更为沴。

玑衡运元化,律吕导和气。

四序宜平分,斯人尚憔悴。

关中大兵后,所向半凋敝。

荆棘独至今,眷言可涕泣。

忆昨辞紫宸,从容画民事。

焦劳见颜色,旷荡洒恩惠。

开仓出其陈,履亩夺浮议。

乃知圣神心,独在舜禹际。

所忧吏不称,未足效兼济。

安得三日雨,滂沱泽厚地。

百昌奋皆作,吾亦免于戾。

吁嗟望云汉,冥漠想萍翳。

交泰及此时,群生岂终否。

(0)

寄永叔

俱持强汉节,共下承明殿。

相从不相及,相望不相见。

平生慕俦侣,宿昔异乡县。

展转多远怀,恍惚犹对面。

桑乾北风度,冰雪捲飞练。

古来战伐地,惨澹气不变。

赠君貂襜褕,努力犯霜霰。

一尺握中策,无由奉深眷。

(0)

因季点同幕中诸君过车辋湖步行野间

山野宜独往,出郭愧宾从。

终为吏事役,犹与贤者共。

平湖色清浅,霜落冰始冻。

远郊气氤氲,腊近春稍动。

鸟飞甚閒暇,兽起或惊纵。

爱此去人远,相劝解君鞚。

崇冈象崤阪,宿莽似云梦。

游目际天地,褰裳凌菰葑。

吟非骚人怨,赏及舞雩诵。

涂远意逾适,笑彼阮籍恸。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