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易斋》
《学易斋》全文
宋 / 章粲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天目鉴孤明,地籁奠众响。

虑淡世欲轻,性复道心长。

敛襟步前庭,手执周易往。

得知三画初,真契穹壤

图书诣其微,精实惚恍

启蒙析其义,端倪俯仰

九京可作,舍此吾安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放(ān fàng)的意思:将物品或人安置好,使其处于适当的位置。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地籁(dì lài)的意思:指地下的声音,比喻隐藏的才能或者隐秘的力量。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惚恍(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人迷迷糊糊、心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

精实(jīng shí)的意思:指言辞精确、意义明确,内容充实、实用。

九京(jiǔ jīng)的意思:指九个京城,泛指大城市或繁华地区。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启蒙(qǐ méng)的意思:启蒙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

前庭(qiá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或最前沿的位置。

穹壤(qióng rǎng)的意思:穹壤意为天空和地面或者高低、远近之间的差别。形容地位、境界或者能力的差别极大。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真契(zhēn qì)的意思:真实的承诺或约定。

翻译
天目洞察独明,大地的声音平息众声喧哗。
忧虑淡薄,世俗欲望变得轻盈,本性回归大道,心境深远。
收束衣襟,步入庭院,手持《周易》前行。
领悟卦象初始的三画,真谛贯穿天地之间。
研读图书,探究其深奥,精义超越恍惚想象。
启蒙教育解析其深层含义,万事万物的端倪在俯仰间展现。
如果九泉之下也能学习,除了这里,我还能何处安放我的心灵?
注释
天目:比喻洞察力极强的眼睛。
鉴:洞察。
孤明:独到的明悟。
地籁:大地的声音,指自然界的声响。
众响:各种声音。
虑淡:忧虑减少,心境平静。
道心:道家所说的内心清净之心。
敛襟:整理衣襟,表示准备或专注。
周易:古代经典,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三画:《周易》中的基本符号。
真契:真实的契合,指深入理解。
穹壤:天空和大地,象征宇宙。
图书:泛指书籍,这里特指《周易》。
启蒙:启蒙教育,引导入门。
端倪:事物的头绪,迹象。
九京:古人对冥府的称呼,引申为死亡后的世界。
舍此:除了这里,没有其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粲的《学易斋》,通过对天目山的孤明和大地声音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诗人手持《周易》走向前庭,深感这部经典中的智慧之源,从太极图中领悟到宇宙的奥秘。他研读《周易》的细微之处,其内容深邃而实在,超越了寻常的想象。通过解析卦象,诗人仿佛能洞察天地间的道理,纵览人生的起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周易》价值的极高评价,认为如果可以借助这部书来理解生死,那么除了它,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其在心中的位置。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易学的虔诚与追求,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章粲
朝代:宋

章粲,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采弟。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听歌

能使新声入旧词,秋风江上夕阳时。

晓来定有花含泪,莫向尊前唱柳枝。

(0)

赠程自邑

天都山人与我别,遥指荆襄鼓兰楫。

访古直上黄花川,思归懒出明月峡。

吴苑逢君碧草春,竹林高卧少情亲。

平生唯有三杯酒,十载重看万里人。

(0)

待柴荆

朝寻白云去,暮将白云归。

寥寥穷巷中,悬灯未掩扉。

(0)

仲春廿日发瓜渚同顾使君益卿赴闽粤郭次甫吴孝甫吴叔原送余京口是日值余初度记此留别

宝剑柳枝春,翩翩向七闽。

青山问丁戊,白发念庚寅。

大雅千年起,穷交数子真。

平生弧矢在,岂是恋风尘。

(0)

新秋漫兴二首·其一

短发经秋下,衰颜藉酒红。

小窗新得月,落叶静鸣风。

多病惟高枕,无营任屡空。

自怜吟独苦,仍值寂寥中。

(0)

风雨登郡城

剑倚江天动远思,江南乱后独归迟。

满城风雨收镫夕,万户弦歌破贼时。

欲采骊珠候潮落,且凭雉堞看云移。

终期买棹沧波上,相唤妻儿理钓丝。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