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圣如斯近,纡銮未至遥。
林烟锁寒食,泉气漾虚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泉林行宫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神圣氛围。首句“去圣如斯近”,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仿佛圣人就在不远处,充满了崇敬与向往。接着,“纡銮未至遥”则暗示了虽然圣人并未亲临,但其精神却如同銮驾一般,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寓意深远。
“林烟锁寒食,泉气漾虚寮”两句,通过描绘寒食时节林间的烟雾缭绕和泉水在空旷的殿宇间荡漾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之中。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翰墨于焉挹,嚣尘一以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翰墨,指的是书法或绘画,这里象征着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传承。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与文化的力量能够洗涤心灵,消除外界的喧嚣与烦恼,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最后,“潜求应不舍,家法具神尧”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和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古代圣王神尧治国理念的认同与传承。这句话既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继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恍然楹桷架虚空,意象经营九仞功。
三载笑谈杯酒里,一时人物画图中。
金兰托契从今始,玉烛迎和与众同。
却笑楚台雕篆客,强生分别诧雄风。
万古罗浮洞,江楼著老坡。
子西相继出,廷秀晚经过。
欲访先贤去,其如远道何。
天寒与君别,莫听扊扅歌。
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斟。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却怜小苦是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