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三》
《即事·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上书无复志,把酒多情

筹国诸公在,吾何耻圣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筹国(chóu guó)的意思:筹备国家的事务,即筹划国家大事。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即事(其三)》。文徵明,字征仲,号衡山,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他的诗文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上书无复志,把酒自多情”开篇,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自我情感的抒发。上书无复志,可能是指过去曾有过上书言事、建言献策的经历,但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有那样的意愿或行动了。把酒自多情,则是通过饮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一种自我沉浸于情感之中的状态。

接着,“筹国诸公在,吾何耻圣明”,诗人转而思考国家与君主,提到身边还有为国事操劳的诸位大臣,反问自己为何会感到羞愧或不满足于圣明的君主。这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君臣关系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层次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蕴含着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流露与对国家、社会的思考,展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学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立秋日书事五首·其五

云薄天澄霁,风清昼益凉。

素商将奋振,繁卉畏凋伤。

梦入渔樵社,身惭鹓鹭行。

归装知有日,南国稻粱香。

(0)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十九

天闲八骏络金羁,仙仗排空立赤墀。

中有日磾勤剪剔,昼开翠幔障炎曦。

(0)

朝元宫

双阁通明映太为,玉皇金殿邃朱扉。

照天万瓦琉璃动,跨水三桥螮蝀飞。

中土角蜗今日定,七真笙鹤几时归。

前朝教主多遗迹,难把兴亡问羽衣。

(0)

三华道中书所见·其一

秋雨才收雨没沙,升平渐复到田家。

村村晒白蚕犹茧,处处吹香稻正华。

(0)

五月调兵赴绥阳·其四

五月炎蒸日似年,金龙山下有林泉。

不知杖锡何时去,裹饭从师借榻眠。

(0)

题乌江庙

五色龙文应汉王,项家徒用力争强。

不知麾下无人杰,卷土重来亦是亡。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