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恻怆(cè c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齿德(chǐ d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优良。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蒙养(méng yǎng)的意思:指被别人养育或照顾,没有亲身经历辛勤努力而得到好处。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笑言(xiào yán)的意思:以笑作为言辞,形容言辞轻松幽默,不带恶意的谈话。
消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景或音乐等美好事物使人心醉神迷。
养恩(yǎng ēn)的意思:培养和维护感情,以及回报他人的恩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鸥江徐老先生的深厚敬意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喜见桑榆日”开篇,以夕阳西下、人生暮年的景象隐喻徐老先生的高龄,同时“乡推齿德尊”则直接赞美了徐老先生在乡间的崇高地位和德高望重的形象。
接着,“岂知萍梗地,得奉笑言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与徐老先生的关系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而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徐老先生的温暖话语,表达了对徐老先生亲切关怀的感激之情。接下来,“蒙养恩犹昔,通家谊更敦”则进一步强调了徐老先生不仅在教育上给予过自己恩惠,而且两家之间的深厚情谊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
最后,“因公多恻怆,风木暗消魂”两句,以“风木”这一典故,借以表达对徐老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风木”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指父母去世后子女悲痛欲绝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对徐老先生离世的深切哀悼,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徐老先生生前的回忆与逝世后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师道尊严和孝悌之义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