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三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列传(liè zhuàn)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系统进行记载和传记。
上浮(shàng fú)的意思:上升,浮动
世用(shì yòng)的意思:指人世间所能使用的、适应于世俗的方法和手段。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元功(yuán gōng)的意思:指功劳或成就的根本或基础。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翻译
- 显赫的列传位居首位,所有的功劳都如纸上云烟。
如果我才能足以被当代任用,将来应当就像那些杰出人物一样。
- 注释
- 堂堂:显赫的。
列传:历史传记。
冠元功:位居首位的功劳。
纸上:书面的,比喻虚无的。
浮云:比喻转瞬即逝的事物。
万事空:一切事情都显得空洞无物。
材堪:才能足以。
当世:当代。
他年:未来。
似:像。
诸公:各位杰出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读史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堂堂列传冠元功"开篇,描绘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因其卓越功绩被载入史册,显得辉煌无比。然而,接下来的"纸上浮云万事空"则揭示出这些功名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瞬即逝,无法永恒。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世间荣华富贵的深刻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功名的显赫,而在于个人才能是否能为社会所用。
"我若材堪当世用",诗人自问如果自己具备了能够为当代所用的才能,那么未来是否会像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一样被人铭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以及对能否做出实际贡献的自我期许。
整首诗寓言性强,借读史之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沉思考,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