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孝顺子女对母亲的深情厚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家庭中温馨和谐的一幕。
“堂背萱花好”,开篇以萱花为背景,萱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或母亲般的关怀与爱护。此处“好”字不仅指萱花本身美丽,更暗含了对母亲形象的美好映射。
“慈亲日举觞”,描述了母亲每日举杯饮酒的情景。这里的“举觞”不仅表现了母亲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她或许在享受晚年的宁静与安逸,或是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同时,“慈亲”二字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
“南风吹缓带,比叶一般长。”这两句诗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母子间深厚的情感。南风轻拂,如同母亲的温柔话语,缓缓吹动着子女的心弦;而“缓带”则象征着时间的悠长与亲情的绵延不绝。将“缓带”与“叶”进行类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持久与深厚,正如叶子与树干的紧密相连,象征着母子间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孝顺子女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及家庭中温馨和谐的氛围。它不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也传递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月双清篇
寒风忽霁千山雪,晴云忽吐三更月。
清姿皓魄共澄鲜,双献空门斗奇绝。
空门雪月最清嘉,总为高僧转法华。
皎皎毫光开晓镜,盈盈宝雨散天花。
天花晓镜寒相妒,白沙千顷眠蟾兔。
喜看身世在琉璃,何用西方寻净土。
有客凭栏眺望高,金波潋滟化银涛。
翻惊下界浑铺练,欲向嫦娥乞剪刀。
静听空外冰轮响,忽讶王恭行雪上。
六花风起白龙飞,又似唐皇步月归。
曾闻玉杵敲灵药,何事琼尘满空落。
平田种璧正芳春,只恐偏逢砍桂人。
寥寥方籁中宵静,贝阙冰壶濯孤影。
赋就挥觞发浩歌,霓裳天乐还相应。
曙钟初动叫天鸡,遥指银河作剡溪。
月华浮动莲花舫,问讯仙郎沅水西。
《雪月双清篇》【明·邓云霄】寒风忽霁千山雪,晴云忽吐三更月。清姿皓魄共澄鲜,双献空门斗奇绝。空门雪月最清嘉,总为高僧转法华。皎皎毫光开晓镜,盈盈宝雨散天花。天花晓镜寒相妒,白沙千顷眠蟾兔。喜看身世在琉璃,何用西方寻净土。有客凭栏眺望高,金波潋滟化银涛。翻惊下界浑铺练,欲向嫦娥乞剪刀。静听空外冰轮响,忽讶王恭行雪上。六花风起白龙飞,又似唐皇步月归。曾闻玉杵敲灵药,何事琼尘满空落。平田种璧正芳春,只恐偏逢砍桂人。寥寥方籁中宵静,贝阙冰壶濯孤影。赋就挥觞发浩歌,霓裳天乐还相应。曙钟初动叫天鸡,遥指银河作剡溪。月华浮动莲花舫,问讯仙郎沅水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67c692415a2f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