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其一》
《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其一》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来使者急兵荒,令下吴侬盖藏

自是酂侯能给饷,从知汲黯可开仓。

王师刁斗晨连灶,神女旌旗夜直樯。

我有干时书愿上,草茅望阙九天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荒(bīng huāng)的意思:指战乱时期兵员匮乏、物资短缺的情况。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盖藏(gài cáng)的意思:隐藏或掩盖事物,使其不易被发现或察觉。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急兵(jí bīng)的意思:指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兵力,解决问题或应对困难。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来使(lái shǐ)的意思:指受人所使唤,成为他人的工具或傀儡。

神女(shén nǚ)的意思:指非常聪明、智慧出众的女子。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望阙(wàng quē)的意思:望着空着的山峰或高楼,形容心中失望或感到空虚。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吴侬(wú nóng)的意思:吴侬是中国方言中对上海话的称呼,也指上海人。

夜直(yè zhí)的意思:夜晚值班、守夜。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述了战乱时期,南方地区因军事紧急而需征调物资的情景。"南来使者急兵荒"描绘了使者匆忙而来,传达着战事紧迫的信息。"令下吴侬出盖藏"则写出当地百姓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家的积蓄以支援朝廷。

诗人接着赞扬了像酂侯(汉代名臣萧何)那样有能力提供粮饷的官员,以及如汲黯(西汉名臣)那样敢于打开官仓济民的贤能之士。"王师刁斗晨连灶"形象地描绘了军队行军匆匆,昼夜不停歇的艰辛,"神女旌旗夜直樯"则借神女的意象,象征着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草茅,但仍怀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希望能将自己的建议献给朝廷,"我有干时书愿上,草茅望阙九天长",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参与朝政的热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渴望施展抱负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