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杨柳枝》
《杂曲歌辞.杨柳枝》全文
唐 / 韩琮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押[东]韵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汉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梁苑(liáng yuàn)的意思:梁苑是指梁国的宫苑,用来比喻富庶繁荣的地方。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梁苑隋堤(liáng yuàn suí dī)的意思:梁苑隋堤是指隋朝时期修建的一条位于今天河南省濮阳市的堤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的才能或者成就超过了前人,超越了常人。

注释
梁苑: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代昔日皇家园林。
隋堤:隋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两岸的堤防,象征着历史遗迹。
空:形容事物已不存在,只剩回忆。
万条:形容柳树众多,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杨花:柳絮,象征着春天和流逝的时光。
汉宫:借指古代皇宫,这里可能暗指唐朝或其他朝代的皇宫。
翻译
梁苑隋堤的繁华已成过往,千万条柳枝依旧在吹拂着旧时春风。
又怎能忍受去想象千年之后,还有谁能见到杨花飘入汉代宫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杨柳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梁苑隋堤事已空”中的“梁苑隋堤”,指的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及其两岸的风光。这里的“事已空”表明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历史的空寂感。

接着,“万条犹舞旧春风”,则是描绘杨柳依然在春风中摇曳,仿佛还在舞动。这一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

最后两句“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历史的长河,将时间跨度扩大到千年。这里的“那堪”表达了一种无法承受的悲哀,“更想”则是对未来不可知的思考。而“谁见杨花入汉宫”中的“杨花”,实指柳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循环。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长河中某一瞬间美景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体生命短暂与历史永恒的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杨柳,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未知的沉思,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的宿命感和个人命运的渺小感。

作者介绍
韩琮

韩琮
朝代:唐   籍贯:后历中书舍   生辰:858

韩琮: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指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同名清朝官员。
猜你喜欢

丰亭坐月

琴堂侧畔鼓楼边,亭插云霄月挂天。

三五夜中凉似水,纵横坐处碧生烟。

能游吏态当非俗,肯住诗心得不仙。

半线山川全幅画,一时都落酒杯前。

(0)

五更

倚壁灯光小炷留,宵眠醒必五更头。

吾身自有时辰表,不用鸡人报晓筹。

(0)

上刘省三爵帅·其四

泛海曾从赤崁来,得瞻鼎力扩全台。

火车路远风轮疾,银电光分夜市开。

骏业岂惟酬素志,鸡林久已播诗才。

鲰生得仰龙门度,献策深惭属菲材。

(0)

丰亭坐月

太极亭高夜气凉,更阑小坐月华光。

多烹苦茗清诗思,好对冰壶洗俗肠。

漫说前身人是玉,依然故我鬓如霜。

关心惟有年丰乐,拟向姮娥祝降康。

(0)

节妇郑氏诗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

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

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

(0)

台湾吟·其一

四溟中断此孤悬,日月轮高见影偏。

泣泪鲛人朝入市,凝寒金气夜干天。

马鞍矗起青全岛,鹿耳雄开障百川。

盛气消沉无觅处,牛羊来下翠岩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