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寅立春·其二》
《壬寅立春·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蓼醯蔬饼媚晨羞,一饱宁知老到头

但听儿童语声喜,黑头青角泥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羞(chén xiū)的意思:指早晨时候的羞涩与害羞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黑头(hēi tóu)的意思:指人头发黑而富有

老到(lǎo dào)的意思:指人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能够机智地解决问题或应对各种情况。

泥牛(ní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无能为力。

青角(qīng jiǎo)的意思:青角是指牛角的一种颜色,代表着年轻、稚嫩、未经历过风雨的意象。在成语中,青角常常用来形容年轻人或事物。

语声(yǔ shēng)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的声音、语调。

注释
蓼醯:蓼蓝和醋。
蔬饼:蔬菜饼。
媚晨羞:献给清晨的祭品。
宁知:哪里会知道。
老到头:衰老的终点。
但听:只听。
儿童语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喜:欢喜。
黑头青角:形容孩子的天真无邪。
泥牛:比喻无忧无虑的孩子。
翻译
蓼蓝和醋菜做的饼献给清晨的祭品,一顿饱餐哪里会料到衰老的终点。
只听孩子们欢声笑语,看着他们像泥塑的小牛,无忧无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和平凡生活的喜爱与珍视。"蓼醯蔬饼媚晨羞"一句,以鲜艳的词汇描写春天农家妇女制作农产品的情景,其中“蓼”指蓼科植物,其叶可腌制成菜;“醯”则是古时一种发酵食品。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闻到了一片乡土气息和春日的清新。

"一饱宁知老到头"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餐饭吃得饱腹,便能安然接受时光带来的沧桑变化,直至暮年。这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认可,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但听儿童语声喜"则转向了生活中的另一股清泉——孩子们的欢笑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纯真无邪之声音的喜悦,这些声响构成了生命中最质朴、最美好的乐章。

最后,"黑头青角看泥牛"一句,更是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劳动场景完美结合。诗人或许在观察着农夫们头戴斗笠(黑头),身穿青衣(青角),在泥泞中耕作的身影,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对辛勤劳作者的尊重和对土地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满足与对自然美好的融合,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四月十八日夜示中照·其二

儿曹催我老何辞,世事磨人命可疑。

各有家山归不得,祇应同穴是归期。

(0)

十月初六夜新康舟中

碧影影含芒,浪头弄微彩。

风急莫开窗,月痕吹入海。

(0)

海藏楼杂诗·其十九

汤赵走相语,南皮昨已薨。

郁郁此老翁,其意宁乐生。

一生抱忠节,旧学颇殚精。

惜哉如纨扇,秋至难施行。

公常称我诗,谓非世士能。

江湖虽浩荡,隐愧知己情。

年年泥忆云,今日殊幽明。

病中必见恨,此恨终冥冥。

(0)

残春二首·其二

近水生惆怅,看天抱苦辛。

一閒成落魄,多恨失收身。

又做江南客,还逢白下春。

春风太轻别,无地著愁人。

(0)

颠斋海棠

才因老尽更谁知,祇借花枝寄所思。

好梦梦回馀倩影,春愁愁绝减丰肌。

冬郎昨夜关心雨,子美平生欠汝诗。

却向龙州载几树,他年题字待元之。

(0)

连城军中作·其三

我如巫支祁,铁索沈古井。

万牛甚莫挽,孰寐欲猛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