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包茅(bāo máo)的意思:包茅指用茅草覆盖房屋,比喻居住贫苦。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风台(fēng tái)的意思:指人物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或影响力。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卉服(huì fú)的意思:指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服饰。形容衣着华美,华丽的装扮。
九章(jiǔ zhāng)的意思:指一部有九章的书籍,也用来形容事物内容丰富、全面。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鸾凰(luán huáng)的意思:形容男女配偶关系和谐美好。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幕下(mù xià)的意思:指舞台幕布下面,比喻幕后、背后的事物或人物。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台阁(tái gé)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官邸或官署。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稀少(xī shǎo)的意思:稀少指的是数量少、罕见的意思。
下文(xià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对话中未写出或未说出的内容。
崖蜜(yá m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美好,实际上危险或有害。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次广西省朱郎中熙见寄韵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衡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南方热带风情的画面。"衡阳南去与天长",写出了衡州之地南去之远,仿佛与天边相连,暗示了地域的辽阔。"荔子红椒处处香",通过荔子和红椒的香气,展现了当地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气候。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明月关门无虎豹",描绘了夜晚的安宁,"清风台阁有鸾凰",则象征着高洁的官署和贤能的官员。"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描述了地方风俗的淳朴和文化的繁荣。"幕下文书自稀少",暗指政务清简,而"醉余崖蜜啖红霜"则以甜蜜的崖蜜和鲜艳的荔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人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示了南方的风土人情,又寓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袁凯诗作的清新自然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