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春感事十首·其四》
《残春感事十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

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

训狐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关人(guān rén)的意思:关人是指把人关在某个地方或把人与外界隔绝。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训狐(xùn hú)的意思:通过训练驯服狐狸,比喻通过耐心和智慧调教他人或克服困难。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忧端(yōu duān)的意思:指忧虑和危险的事情。

注释
万嶂:形容山峰众多,连绵起伏。
一溪:一条溪流。
千家市:人口众多的集市。
十载兵:十年没有战争。
训狐:比喻狐狸的哀鸣,象征忧虑。
荒城:废弃或荒凉的城市。
关人事:与人事变迁有关。
忧端:忧虑的情绪。
易平:容易平息。
翻译
站在高高的山上远望,万座山峰间只有一条溪流横穿。
这里原本不满千户人家的集市,如今已经十年没有战争了。
狐狸在夜晚发出哀鸣,象征着长久的忧虑,勇猛的老虎逼近荒芜的城市。
这一切都与人事相关,忧虑的心情难以平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高处远望所见到的山川横亘之景,感慨万千。诗中“登高”开篇,即点明了视角的高度,从这个高耸的位置可以看到“万嶂一溪横”,这是对山川美景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胸中的壮阔。

接着,“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两句,通过对比手中拥有而心中渴望的东西来表达一种社会和个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里的“千家市”可能是指诗人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繁荣、平静的社会场景,但实际上却不得不面对长年累月的战乱。

而“训狐号永夜,猛虎迫荒城”则显得更加紧张和悲壮。这里的“训狐”可能是指在黑夜中进行军事训练,“猛虎迫荒城”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威胁。

最后,“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诗人将这种景象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出对当前社会乱象和个人的困顿感到忧虑,而这些忧虑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解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春日行

鶗鴂初鸣洲渚满,龙蛇洗鳞春水暖。

病多欲问山寺僧,湖上人传石桥断。

(0)

鸡鸣曲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平旦慵将百雏语,蓬松锦绣当阳处。

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

(0)

竹十一首·其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0)

新雷

一声离碧海,万里发芽生。

(0)

候夜行师七唱·其四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

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

犀照湖花消魍■,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

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

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0)

自遣诗三十首·其十六

本来云外寄闲身,遂与溪云作主人。

一夜逆风愁四散,晓来零落傍衣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