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远 公 经 台 唐 /祖 咏 兰 若 无 人 到 ,真 僧 出 复 稀 。苔 侵 行 道 席 ,云 湿 坐 禅 衣 。涧 鼠 缘 香 案 ,山 蝉 噪 竹 扉 。世 间 长 不 见 ,宁 止 暂 忘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蝉噪(chán zào)的意思:形容虫鸣声高亢,如同蝉鸣一般喧闹嘈杂。
禅衣(chán yī)的意思:禅宗僧人穿戴的特殊衣物。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宁止(níng zhǐ)的意思:宁可停止或忍受,不愿继续进行或承受。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香案(xiāng àn)的意思:形容某个案件或问题非常重要、关键。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真僧(zhēn sēng)的意思:真正的僧人,指具备真实修行境界的佛教僧侣。
竹扉(zhú fēi)的意思:竹门。比喻深居简出,不与世俗接触。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深山中修行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僧侣与世隔绝、心境超然的生活状态。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兰若(佛教用语,指寺院)中少有游人,真正的僧侣更是难得一见,隐喻了僧侣修行的清高与世俗的隔绝。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这里通过苔藓长满小路、云雾濡湿禅座衣物的细节,描绘出僧侣生活的自然融合和孤寂。苔藓的生长表明时间的流逝,而云雾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静谧。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这两句通过涧鼠攀爬香案、山中蝉鸣竹叶的声音,更深化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香案通常用于佛前供奉香烛,这里的“缘”字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侣对俗世的超脱,以及内心对于归依的平静。这里的“暂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忘,而是心灵的一种解脱与放下。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最高楼·其五
辛亥后,六请挂衣冠。甲子始休官。
白驹恰则来空谷,青牛早已出函关。
笑狂生,还笏易,上竿难。也莫爱、宫中请内相。
也莫爱、堂中呼六丈。但祷祝,要痴顽。
懒挥玉斧重修月,不扶铁拐会登山。
免飞升,长快活,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