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胡铨的《句(其九)》。胡铨,字邦衡,号澹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此诗虽短小,却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无须带步叉。”
在这两句中,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当时号令君听取",意味着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需要听从正确的命令和指导。这里的“号令”不仅指军事上的指令,更象征着正确的决策和指导思想。诗人强调了在面对冲突或挑战时,应当遵循明智的指引,而不是盲目行动。
接着,“白战无须带步叉”,“白战”指的是赤手空拳的战斗,这里比喻的是在没有外在物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斗争或对抗。“步叉”则是一种古代的武器,类似于长矛。这句话暗示,在某些情况下,精神的力量和智慧的运用,比物质的装备更为重要。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不必依赖于传统的武力手段,而是应该依靠智慧和勇气去解决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冷静、理性思考,以及依靠内在力量解决问题的重要理念。它不仅仅是对战争策略的探讨,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建康知录操襟兄
虎鞯尚落诸贤后,雁塔谁知几榜前。
尽向心田宽地步,却将官职信天缘。
难忘旧日钟山阁,易趁东风上水船。
王谢诸人英烈在,问今何策可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