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阴》
《沈阴》全文
清 / 程恩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沈阴散地埋忧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农事晚,已难消受旅人愁。

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

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冻雀(dòng què)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连鸟儿都冻死。

冷雨(lěng yǔ)的意思:指寒冷的雨水,也用来形容情感冷淡或冷漠。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埋忧(mái yōu)的意思:埋忧是指将忧虑或烦恼深藏在心底,不向他人表露出来。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侵陵(qīn líng)的意思:侵犯、侵害、侵扰。

散地(sàn dì)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分散在广阔的地方。

沈阴(shěn yīn)的意思:指天空变得昏暗,阳光被云层遮挡。

消受(xiāo shòu)的意思:承受、忍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程恩泽的《沈阴》描绘了一幅阴沉潮湿的秋景,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忧虑和愁苦。首句“沈阴不散地埋忧”以阴霾不散的天气象征着内心的沉重忧虑,如同大地笼罩在阴郁之中。接下来的“冷雨三旬苦未休”进一步渲染了连绵不断的凄冷雨水,长达三十天的苦雨使得农事受到严重影响,也让旅人的出行和心情倍感艰难。

诗中通过“幸不侵陵农事晚”表达了一丝庆幸,庆幸雨势没有在农忙时节过于猛烈,但即便如此,对旅人的困扰和愁绪并未因此减轻。“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芦花沾湿,哀鸿悲鸣,而即使在炽热的蕉火旁,冻雀也选择投靠,展现了环境的严酷和人心的凄凉。

尾联“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以北风的猛烈比喻愁绪的肆虐,仿佛北风吹过,将诗人的清泪吹向遥远的南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深重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凄冷,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悲凉。

作者介绍
程恩泽

程恩泽
朝代:清   字:云芬   号:春海   籍贯:安徽徽州歙县   生辰:1785~1837

程恩泽(1785~1837)清代学者、官员。字云芬,号春海,安徽徽州歙县人。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猜你喜欢

赏海棠三绝·其二

烛光花影两相宜,占断风光二月时。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独欠少陵诗。

(0)

假十二峰

巴东三峡数巫阳,山入西陵更郁苍。

何以假为非确论,直疑溟涬弟高唐。

(0)

病中绝句八首·其二

溽暑薰天地涌泉,弯跧避湿挂行缠。

出门斟酌无忙事,睡过黄梅细雨天。

(0)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其八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

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0)

四明人董峄久居岳市乞诗

祝融峰下两逢春,雨宿风餐老病身。

莫笑五湖萍梗客,海边亦有未归人。

(0)

兴田铺

曲坡行尽处,鸡犬两三家。

十里长亭路,青山道正赊。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