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伐桑》
《伐桑》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二月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隔碍,直照破荆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g
sòng / méiyáochén

èryuècánshìsāngrén

shāngchíquēzuòxīnfēi

liáogěizhōngcháoshíníngsuì

yuèguāngàizhízhàojīngf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蚕事(cán shì)的意思:指办事情时要细心、耐心,不能马虎敷衍。

朝食(zhāo shí)的意思:朝食是指早餐,指一天的开始。

持斧(chí fǔ)的意思:手持斧头。形容人有能力有决心,准备行动。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负薪(fù xīn)的意思:指背负着柴草或薪柴,形容负重辛劳。

隔碍(gé ài)的意思:隔绝、阻碍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起蚕(qǐ cán)的意思:指开始养蚕、种桑的意思,也比喻开始工作、进行某项事业。

虞卒(yú zú)的意思:指担忧和忧虑的心情。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阻饥(zǔ jī)的意思:指解决温饱问题,防止饥饿。

注释
蚕事:指春季开始养蚕的农事活动。
阻饥:因饥饿而受到阻碍。
持斧缺:持斧砍桑,形容养蚕人的辛劳。
负薪非:指贫穷的人捡拾柴火为生。
终朝食:整天的食物。
卒岁衣:年终的衣服。
月光无隔碍:明亮的月光照射无阻挡。
荆扉:破旧的柴门。
翻译
二月开始养蚕的工作,砍桑叶的人却因饥饿受阻。
已经感到持斧砍桑的艰辛,但不能像穷人那样去捡柴火谋生。
只为能有整天的食物,不敢期待年终能有衣裳。
明亮的月光毫无阻碍,直接穿透了破旧的荆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伐桑》,主要描绘了农历二月开始养蚕时节,由于饥荒,伐桑的人们面临着艰难的生活选择。他们虽然不得不砍伐桑树以换取基本的食物("持斧缺"),但这并非出于贪婪,而是为了勉强维持一天的口粮("聊给终朝食")。诗人表达了对人们生活困苦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短期的牺牲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蚕丝生产的未来("宁虞卒岁衣"),因为没有足够的桑叶来供应蚕儿。最后,月光穿透荆扉的意象,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生活的希望和自然的光明依然存在("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诗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丁忠训妻与女同下火

二十馀年寄此间,盖芜尘土翳朱颜。

今朝子母应相贺,且喜春来返故关。

(0)

颂古三十首·其二十九

终朝噇饭费工夫,不识灯笼是钵盂。

多少三家村里汉,忙忙树上捉鲇鱼。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

昔时说有千般,今日看无一种。

等闲拈转虚空,始得平生受用。

(0)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八

三通浴鼓入堂时,触净须分上下衣。

语笑高声皆不可,莫将粗行破威仪。

(0)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其一

寒拾长谈苦口禅,无人领解许多年。

如今拽转家风也,好把泥牛痛下鞭。

(0)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其二

好死何如且恶活,随缘随分傍岩隈。

直饶野火烧残后,依旧春风吹出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