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与予也皆物,执而我之则愚。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这两句,通过“鱼”和“鹿”的比喻,引出对个体感知与外界真实之间差异的思考。"非鱼知鱼"意味着非鱼者无法真正理解鱼的感受或快乐,同样,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往往只能从自身的视角去揣测,可能存在误解或偏见。
"梦鹿得鹿谁诬"则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将个体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真实进行对比。"梦鹿"指的是梦境中的经历,而"得鹿"则是现实中的收获。诗人提出的问题是,当梦境与现实不同时,如何判断哪一方是真实的,哪一方是虚幻的?这引发了对认知、感知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后两句"若与予也皆物,执而我之则愚",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事物上,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外物,都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如果固执地将事物视为自己的私有物,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愚蠢的。这里强调了万物平等、不应过度执着于个人私欲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鱼”、“鹿”、“物”等具体意象的运用,探讨了人类认知、感知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这些关系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感知,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去杭州
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
骏骨凤毛真可贵,冈头泽底何足论。
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自兹心洽迹亦洽,居常并榻游并轩。
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
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
时寻沙尾枫林夕,夜摘兰丛衣露繁。
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
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
为君再拜赠君语,愿君静听君勿喧。
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沈浊澄浚源。
君今取友由取士,得不别白清与浑。
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詶所恩。
昔公为善日不足,假寐待旦朝至尊。
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
返拜之仪自此绝,关雎之化皎不昏。
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
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
别袂可扪不可解,解袂开帆悽别魂。
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
上元萧寺基址在,杭州潮水霜雪屯。
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去杭州》【唐·元稹】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骏骨凤毛真可贵,冈头泽底何足论。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自兹心洽迹亦洽,居常并榻游并轩。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时寻沙尾枫林夕,夜摘兰丛衣露繁。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为君再拜赠君语,愿君静听君勿喧。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沈浊澄浚源。君今取友由取士,得不别白清与浑。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詶所恩。昔公为善日不足,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返拜之仪自此绝,关雎之化皎不昏。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别袂可扪不可解,解袂开帆悽别魂。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上元萧寺基址在,杭州潮水霜雪屯。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367c6737935908597.html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
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
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
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
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
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
太息终晨漏,企我归飙遇。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游诗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