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其五》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其五》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雨馀东北银屏一带寒山骨清

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风能(fēng néng)的意思:指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行动的能力。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银屏(yín píng)的意思:指用来投射影像的银幕或屏风。也用来比喻以文艺方式展示的事物。

注释
雨馀:雨后。
东北望:向东北方向看。
银屏:比喻明亮或高大的山峰。
寒山:寒冷的山。
映骨清:映照得肌肤都显得清冷。
谁道:谁说。
西风:秋风。
换物:改变万物的颜色。
染红:使...变红。
枫树:枫叶。
多情:富有情感。
翻译
雨后向东北方眺望,只见银色的屏风般山峦,映衬着寒冷的山色格外清澈。
谁说秋风无情,能将枫叶染成红色,这分明也是它多情的表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情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用鲜明对比的手法,将“雨馀东北望银屏”与“一带寒山映骨清”并列,营造出一种秋意浓郁、清冷脆弱的氛围。"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则是一种对自然的情感投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切体会,似乎在说,即便是自然界也无法改变某些本质或情感。

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象之上的情感共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审美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