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空落(kōng luò)的意思:空无一人或物,形容空荡荡、冷冷清清的样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门径(mén jìng)的意思:指通往目的地的途径或方法。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斜雁(xié yàn)的意思:指斜飞的雁,比喻行为或言语有迂回曲折之意。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吟兴(yín xīng)的意思:指吟咏诗词或作曲的才华和兴趣。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 注释
- 荻花:一种植物,秋季开花,白色或淡黄色。
珊珊:形容轻盈摇曳的样子。
长江:中国的最大河流,这里指代长江流域。
寺在山:寺庙位于山中。
门径:出入口,路径。
船出入:僧人通过船只进出。
僧房:僧人的住所。
水中间:靠近水面的地方。
江空:江面空旷。
落日斜犹照:夕阳斜照。
秋潮:秋季的潮汐。
去复还:退去后又回来。
吟兴:吟诗的兴趣。
阑:尽,完。
天欲曙:天快亮了。
一行斜雁:一群斜飞的大雁。
苍湾:苍茫的海湾。
- 翻译
- 荻花和芦苇叶片随风摇曳,山峦环绕着长江,寺庙坐落在山腰间。
僧人的居所常常通过船只进出,许多僧房建在水边。
夕阳斜照在空荡的江面,夜晚的秋潮退去又涌来。
我吟诗的兴趣还未消散,天色渐明,一行大雁从苍茫的海湾升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金山寺的独特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首句"荻花芦叶正珊珊",通过描绘荻花和芦苇的轻盈姿态,烘托出秋日江边的宁静与萧瑟。"山在长江寺在山",两句形成对仗,既写出金山寺地理位置的险峻,又暗示其与山水的融为一体。
"门径但从船出入,僧房多住水中间",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独特风貌,僧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江水紧密相连,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清寂与顺应自然的精神。"江空落日斜犹照",描绘了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洒在江面上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夜半秋潮去复还",夜晚潮汐的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也寓含了生活的轮回。最后一句"吟兴未阑天欲曙,一行斜雁起苍湾",诗人沉浸在创作的兴致中,直到天边微明,一行大雁从江湾飞起,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与动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柴望的《金山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禅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戏效玉川子体·其二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