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撚 髭 宋 /艾 性 夫 细 撚 寒 髭 缕 霜 ,未 须 惆 怅 惜 流 光 。近 山 归 鹭 分 明 白 ,过 雨 斜 阳 浅 淡 黄 。春 入 桑 榆 花 影 瘦 ,门 无 车 马 草 长 心 。暮 年 一 卷 参 同 契 ,觅 得 安 神 不 老 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神(ān shén)的意思:安定心神,使心灵平静。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怅惜(chàng xī)的意思:形容因失去或错过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缕缕(lǚ lǚ)的意思:形容细小、轻柔的声音或气息。
马草(mǎ cǎo)的意思:指人们对马的喜爱,比喻对好马的追求和爱好。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浅淡(qiǎn dàn)的意思:浅薄、淡泊。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同契(tóng qì)的意思:共同达成协议或共识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 翻译
- 细细梳理着寒冷胡须上的缕缕白霜,不必为流逝的时光感到惆怅。
靠近山边的白鹭分明清晰,雨后斜阳显得浅淡而柔和。
春天来到桑树和榆树间,花朵稀疏,光影瘦长,门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青草茂盛。
晚年时阅读一本《参同契》,寻找能让人安心、延缓衰老的方法。
- 注释
- 细:细致。
撚:轻轻梳理。
寒髭:寒冷的胡须。
缕缕霜:丝丝白霜。
惆怅:忧郁,伤感。
惜:珍惜。
归鹭:归巢的白鹭。
分明白:清晰可见。
过雨:经过雨水。
浅淡黄:颜色变得浅淡。
桑榆:指桑树和榆树。
花影瘦:花朵稀疏,影子显得瘦长。
车马:代指世俗的繁忙。
草心长:青草茂盛。
参同契:古代道教经典,这里指寻求养生之道的书籍。
安神:安抚心灵,使平静。
不老方:使人延缓衰老的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闲适生活和心境。开头“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写出了老者对白发的细致梳理,以及对年华易逝的豁达态度。"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则描绘了景色,表现了老者居住在接近山水的地方,享受着归鸟和斜阳带来的宁静与温馨。
诗的后半部分“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家园的景象以及门前无人打扰,只有野草随风摇曳的情景。"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则表达了老者在晚年通过研读道家的经典《参同契》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长生之道。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安宁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往年寄无锡秦方伯有定山泉亦龙山好却爱香茶两寺僧之句因与慈溪孤鹤翁诵之不胜有怀更作一诗奉寄非敢望其见和前作也
公在龙山我定山,寻僧两寺一般閒。
短筇怪石苍峰顶,清思香茶活水间。
自古山林该有此,人间富贵是何关。
三年记得诗曾去,不见梅花一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