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夏歌·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子夜夏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夏日恋人间微妙的心理活动。
首句“郎言三伏热”,以简洁的语言点出夏日炎炎的主题,同时引出下文对情感的探讨。接着,“岂无绿阴凉”一句,看似在询问夏日是否还有清凉之所,实则暗喻在爱情中,即使环境再炎热,也总能找到心灵的慰藉。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提出“只怕郎心热,无处乞寒浆”。这里的“心热”不仅指夏日的酷热,更深层地表达了恋人之间情感的炽热与渴望得到对方的关爱和理解。而“无处乞寒浆”则形象地表达了在情感的炙热面前,寻求一丝清凉的困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夏日恋人间既热烈又微妙的情感状态,以及在面对情感的炽热时,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李孙宸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小诗既有夏日的生动气息,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道公
知公鼻祖冬之日,谪向江山冷无匹。
粹然真气满轻躯,自言位次神仙秩。
同辈几人始谢老,惟公跹跹居第一。
鸾腰不舞自欲飞,神屦瞥波原不湿。
永巷春深帘幕幽,西都有人名莫愁。
我老摧颓乖旧约,空能时作梦中游。
送翟公巽赴中书舍人
韩筋柳骨世不闻,翟公笔力回千钧。
十年声名满四海,淮阳邂逅双朱轮。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高谈亹亹云汉上,一扫阘茸如灰尘。
夜光明月不计数,坐使衰弊生精神。
恨无金玉相报答,还家三叹嗟我贫。
青灯论文夜未分,晓闻门外送使君。
问君舍此去安往,紫皇诏归侍玉宸。
锋铓发硎断犀象,好为明主裁丝纶。
论思献纳乃其职,况公之意常在民。
追还三代旧风采,主以事实致此文。
圣君贤相有美意,笔端与物为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