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枋榆(fāng y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赖,不能分开。
蝉吟(chán yín)的意思:指蝉鸣的声音,比喻诗词音韵悦耳动听。
高枝(gāo zhī)的意思:指人在社会地位、职位等方面比别人高出许多。
凉飔(liáng sī)的意思:形容风吹过来的感觉凉爽。
凄清(qī qīng)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凄凉无人。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逐凉(zhú liáng)的意思:追求凉爽的地方或环境。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林中蝉鸣的景象,充满了深秋的寂寥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视觉形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客醉秋山底”,以“醉”字形容游子在秋山中的感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也暗含着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接下来,“蝉吟白露时”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季节,白露标志着秋天的到来,蝉鸣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季节的更迭,两者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诗意与哲思。
“凄清流古木,断续倚高枝”两句,通过“凄清”二字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同时“流”和“倚”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古木随风摇曳、蝉儿栖息高枝的姿态,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静逐凉飔转,低含夕照移”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与时间的流逝感。凉飔(凉风)轻轻吹过,蝉声随之变换,夕阳西下,蝉鸣也随之低沉,这些细节描绘了时间的流动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最后,“枋榆吾自适,九万欲何之”两句,以枋榆(一种树名)自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或孤独之中,仍能自我适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同时,“九万”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借用了大鹏展翅的形象,寓意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无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中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宵吟.避乱汉皋,得夔笙讣,泪枯词竭。长至阁雪,江云奔黯,谱此酹之
桂山倾,楚树赭,骇浪吴江风打。
词场老,趁病渴仙龛,几留虚舍。摘新樱,凭旧榭。
忍道修梅人寡。云涯并,似琐织春还,细书清话。
独领秋悲,况故侣、风烟尽化。
梦余寻我,些怯招君,老泪一江泻。天厌文章价。
独活何缘,当归恁罢。望瑶京、侧帽枯槎。
风雪中、汝又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