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林钟(lí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人多,人声嘈杂。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山第(shān dì)的意思:指排在第一位的人或事物,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最高、最重要的存在。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御题(yù tí)的意思:指应对和处理问题、挑战或考验。
紫烟(zǐ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池寺的幽静与神秘。首句“杳霭天池寺,庐山第几峰”以“杳霭”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深远的氛围,暗示天池寺隐藏在庐山深处,难以寻觅。接着,“庐山第几峰”则巧妙地运用疑问语气,增加了悬念感,让人不禁好奇这寺庙究竟位于哪座山峰之上。
“御题丹碣重,荒径紫烟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天池寺的古朴与沧桑。御题丹碣,意味着寺庙曾受到皇家的重视和题字,而“荒径紫烟封”则通过“荒径”和“紫烟”的对比,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荒凉与神秘,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历史的痕迹被一层紫色的烟雾所覆盖。
“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寺庙的宁静与和谐。鸟儿飞过,云彩飘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僧人归来时留下的足迹却清晰可见,这种对比强调了寺庙生活与外界的隔离,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平静。
最后,“不辞屐费齿,惆怅隔林钟”表达了诗人对天池寺的向往与遗憾。诗人愿意忍受登山的艰辛(“不辞屐费齿”),却因未能亲临其境而感到惋惜(“惆怅隔林钟”)。这里的“林钟”可能是指寺庙中传来的钟声,它在远处回荡,既勾起了诗人的想象,也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天池寺的自然景观、历史沉淀、宗教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