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杭州歌·其九》
《杭州歌·其九》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海门东阻控波澜,天目西标更郁盘

泽国即为吴旧国临安非复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旧国(jiù guó)的意思:指古代已经灭亡或者已经被推翻的国家。

临安(lín ān)的意思:指临时安顿、临时借宿的意思。

郁盘(yù pán)的意思:指心中郁结的痛苦或烦恼。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的地理特征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地域特色。

首句“海门东阻控波澜”,以海门为起点,描绘出杭州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海门作为控制波澜的关键点,既展现了杭州与海洋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其在古代海上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次句“天目西标更郁盘”,转向对杭州西部山脉的描述。天目山以其雄伟壮丽著称,此处“郁盘”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天目山的巍峨与曲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隐含着杭州山水之间的和谐共生。

接着,“泽国即为吴旧国”,将视线拉回到历史长河中,指出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吴国的领土,强调了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其文化影响深远,这一句通过提及吴国,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暗示了杭州作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最后,“临安非复宋长安”,将话题转至宋代,指出杭州在宋代曾是临安府,而非长安。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临安则是宋代的首都,同样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句通过对比长安与临安,突显了杭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变化,以及其作为江南城市独特的文化传承与演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与人文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有寄

拟向桃源叩玉关,扁舟一叶引风还。

天边定有重圆月,海上宁无可到山。

流水游龙喧日下,浮云苍狗幻人间。

怜君别有心期在,莫触离愁入鬓斑。

(0)

踏莎行

露湿春莎,草生芳甸,渔舟迤逦依山转。

斜阳明灭照村墟,绿槐深护幽人院。

小栅鸣鸡,古梁巢燕,柴门不锁蓬蒿遍。

问渠莫是武陵源,一溪流水桃花乱。

(0)

高陵篇

道旁鬼镞飞神丛,狂客贼我人中龙。

有儿十七心胆雄,意气奄有江之东。

脐然未熄炎精委,四海英雄为时起。

十年血战不成功,破面安能作天子。

盘盘门外野水滨,可怜高冢埋麒麟。

髑髅饮恨尚不朽,死骨肯作曹瞒臣。

墓旁春草年年碧,黄金握臂人耕出。

姓名幸尔人不知,却怪中平一方石。

君不见吴王帐下越王舞,汉王成功楚王虏。

英雄千载欲何为,尽作北邙山下土。

又不见秦王治葬骊山宫,玉凫金雁俱成空。

武皇求仙东海上,茂陵石马嘶秋风。

与君下马高陵路,落日高城忽如堵。

阖闾坏冢在城边,何须重叹孙王墓。

(0)

喜雨三首·其三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0)

园中十首·其八

鹤鸣在林樾,山谷有遗音。

置之阛阓间,三载如病瘖。

禽鸟自有适,人亦自有心。

嗟余实鄙夫,翰墨非所任。

废书动旬月,篇籍皆凝尘。

唯于场圃内,时时发长吟。

澹如酌玄酒,锵若调素琴。

为语二三子,幽赏宜共寻。

(0)

水调歌头五首·其一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