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九》
《偈·其九》全文
唐 / 景岑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痴人(chī rén)的意思:指愚蠢、糊涂的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来生(lái shēng)的意思:指来世、来世的生活。

认识(rèn shi)的意思:了解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识神(shí shén)的意思:指能够看破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为从(wéi cóng)的意思:为了追随、效仿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作本(zuò běn)的意思:指以正直、诚实为根本,做人做事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景岑所作的《偈》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中“识神”与“本来身”的深刻理解。

“学道之人不识真”,开篇便点明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即未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通往觉悟和解脱的道路,而“真”则代表了超越表象、触及本质的真实存在。

“只为从来认识神”,进一步解释了为何修行者会陷入这种误区。这里的“神”通常指的是超自然的存在或力量,意味着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上,而非内在的、真实的自我。这反映出一种对外在力量的依赖和对内在自我认识的忽视。

“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身”,这两句揭示了问题的根源。佛教认为,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在轮回中经历生死,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自我(“本来身”)的错误认知。这里的“痴人”指的就是那些未能认清自我真实本质的人。他们将自我误认为是独立、永恒的存在,从而陷入了无尽的生死轮回之中,无法实现真正的解脱。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认知、解脱与真理追求的核心议题,提醒读者深入内观,超越对外在力量的依赖,去寻找并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作者介绍

景岑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其三翠楼

条山翠气横,隐嶙秋空窄。

危楼雨初度,卷幌延佳色。

扑扑满前轩,岚光真可摘。

(0)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山斋

幽蹊入桃李,危栈蟠林麓。

行行忽虚敞,高斋出山腹。

园圃近指掌,郊郭纷盈目。

春老酴醾香,夏浅筼筜绿。

条横喜罥衣,笋迸乍穿屋。

秋江澄可卷,冬岭翠如扑。

烟间渔艇小,塞外村居独。

烧转望畬田,响答聆伐木。

惊麇挺走险,鸣禽嘤出谷。

物华时变更,兴趣日相续。

谁知使者尊,常著野人服。

肯以驷马荣,区区诧乡族。

(0)

和子骏秋意

好风自远来,小雨初濡地。

虽当未夏半,已有清秋意。

新蝉乍孤吟,病叶或先坠。

顿觉愈沉疴,暂喜濯炎炽。

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贱子独何为,宵凉甘熟寐。

(0)

穷兔谣二首·其二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丘巅。

却行百步方跃入,未免馀踪留雪田。

少年何为无恻隐,解鹰纵犬薰以烟。

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怜。

(0)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其二窥梨卑枝垂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雨馀秋气新,红叶生紫梨。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0)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号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啼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