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亭》
《宜亭》全文
清 / 姜宸英   形式: 五言律诗

不知秋远近水色平芜

晒岸多渔网浮舟半竹庐。

桥欹眠折苇,槛倒坐间凫。

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辈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倒坐(dǎo zuò)的意思:指坐得颠倒、倒立,形容心情或处境极度不安或不稳定。

浮舟(fú zhōu)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同漂浮在水上的小船一样,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或变故。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吾辈(wú bèi)的意思:指同辈中的自己,表示自谦。

渔网(yú wǎng)的意思:比喻用计谋或手段设下圈套,诱使别人上钩。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坐间(zuò jiān)的意思: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秋日景象。首句“不知秋远近”,表达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微妙感受,暗示了秋意渐浓但又未至明显。接下来,“水色涨平芜”描绘了水面宽阔,水草丰茂,随着秋天的到来,水面似乎更加开阔。

“晒岸多渔网”展现了渔村的日常活动,渔民们在岸边晾晒渔网,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与勤劳。而“浮舟半竹庐”则进一步描绘了渔村的简朴风貌,竹制的小屋点缀在湖面上,增添了几分诗意。

“桥欹眠折苇”描绘了桥梁因年久失修而倾斜,连带着岸边的芦苇也被压弯,这一细节刻画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槛倒坐间凫”则写出了鸭子悠然自得地坐在倒下的栏杆上,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辈俱”以落日余晖为背景,诗人独自或与友人在亭子上欣赏这宁静的秋景,感叹人少而景美,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宜亭周边的秋日景色,以及渔村的生活场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姜宸英

姜宸英
朝代:清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荐入明史馆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记述明三百年间诏狱、廷杖、立枷、东西厂卫之害。又从徐乾学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统志》。在京因得罪大学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年70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越两年为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连累下狱死。著有《湛园集》、《苇间集》、《海防总论》。
猜你喜欢

合欢诗五首·其五

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

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柯。

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我心羡此木,愿徒著予家。

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葩。

尔根深且坚,予宅浅且洿。

移植良无期,叹息将如何。

(0)

题水仙图

洛下风流人,人言影亦好。

况乃蛟宫仙,迥立清汉表。

翠裙湿凉蟾,晴光白如扫。

坐对冰雪容,不受东风老。

澄江渺余怀,相期拾瑶草。

(0)

题秋山图

之子托冲隐,秋山楼观深。

矧兹及霜晨,遐瞩沈氛阴。

翠巘含白云,丹枫映青林。

灵溪鸣石溜,野屋负层岑。

趋喧事多违,即旷恒惬心。

何哉芳月宴,而我阻幽寻。

(0)

南城二首·其二

粟侯亭前花一园,客来日日费金钱。

明朝碧树春城令,恨不江东问酒船。

(0)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三

清宁阐文运,览彼古帝都。

秦声激豪宕,洛咏夸敷腴。

邙山何累累,下有白玉趺。

感彼秉笔人,百金尽其谀。

死者已寂历,兹文亦模糊。

伟哉龙门生,悲愤有遗书。

(0)

春寒

夜雨鸣高枕,春寒入敝袍。

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

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

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