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篇·其二》
《白云篇·其二》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

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鉴赏

这首诗《白云篇(其二)》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白云的深刻情感与思考。

首句“心随白云远”,诗人的心灵如同飘浮的白云,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次句“亦随白云迟”,在追求心灵自由的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这种追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这里的“迟”字,既体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也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度和持久性。

第三句“欲随白云灭”,表达了诗人对白云消散的渴望,似乎在追求一种永恒与不变的状态。然而,白云的消散也象征着变化与无常,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洞察。

最后一句“白云无尽时”,点明了白云虽有消散之时,但其存在并无尽头,寓意着生命的无限性和宇宙的广阔。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生命虽有终点,但精神追求却可以超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永无止境。

整体而言,《白云篇(其二)》通过白云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变化与永恒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严州名宦九首·其六赵抃

铁面御史衢州英,立朝赫赫扬芳声。

纠弹那复避权倖,国本未立殷忧形。

披肝露胆向仁祖,朝言夕有睦州行。

睦州正在家邻境,况复水媚而山明。

市羊岁且为民患,栽茶无地税还征。

移文抗疏获蠲免,至今遗爱人犹称。

(0)

严州名宦九首·其三杜牧

牧之岂止诗家流,池州改刺来睦州。

经图史册朱稽载,善政美绩知无由。

侍郎裴公理盐铁,江淮民隐归咨诹。

公为致书白其事,积弊侃侃明珠求。

忠言激切对官长,州政安肯容奸蟊。

花前中酒有遗句,至今人士还歌讴。

(0)

次韵内翰刘可大赠别

道眼看来透几层,斯文未语意先承。

诗传肺腑惭康节,病对膏盲得子陵。

交谊话深连日雨,旅怀书破几宵灯。

医人医国吾何敢,自笑从前三折肱。

(0)

游陈山遇雨

轧轧肩舆冒晓寒,霏微空翠湿层峦。

山经宿雨偏堪爱,树带飞云更耐看。

睥睨西环城廓小,烟波南去海天宽。

阴晴未定天公意,错讶神龙洗酒坛。

(0)

桃花四首·其一

笑倚东风醉未醒,笼烟间雨不胜情。

道人不用描真影,倒照边池水自清。

(0)

寓京兆北堂将赴试院用旧韵呈诸同事四首·其二

断隔尘沙不上眉,一堂高坐更何之。

閒同释子安禅日,静到希夷闭閤时。

阅世且留双眼孔,遣怀添得几篇诗。

平生坎止流行意,怕有清秋白月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