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坐春空,寥寥万境容。
月移旁砌竹,风借别楼钟。
暗处元非滞,明边亦是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独坐于一间空旷的屋内,四周万籁俱寂,内心却仿佛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月光轻移,映照在旁边的竹林上,微风拂过,远处的钟声悠扬传来,似乎与这自然界的声响相呼应。诗人通过“暗处元非滞,明边亦是逢”这两句,表达了对宇宙间一切现象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是看似静止或晦暗的事物,也蕴含着生命的流动和相遇的可能性。最后,“五更侵早起,清露滴长松”,清晨时分,诗人早早起身,只见露珠从高耸的松树上滴落,这一幕既清新又富有生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