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欹石瓮裂,泉香茶铛沸。
细啜小团月,犹忆惠山味。
小洞媚清泉,老洞盘薜荔。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逼危(bī wēi)的意思:形容危险迫在眉睫,非常危险。
茶铛(chá chēng)的意思:指为了利益而勾结在一起的人。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丹碧(dān bì)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欢笑(huān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高兴的笑声。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历落(lì luò)的意思:历史的兴衰更替。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柳下(liǔ xià)的意思:指在柳树下,表示指导、教育。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落山(luò shā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下来。比喻事物走到了极限,无法再继续发展。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秋稼(qiū jià)的意思:指秋天的农作物或农田。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容足(róng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的要求。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同气(tóng qì)的意思:指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情感相通。
晚霞(wǎn xiá)的意思:指在太阳落山后,天空出现的红色或金黄色的云彩。也常用来形容某种美丽的景色或氛围。
危崖(wēi yá)的意思:危险的悬崖,比喻困难重重,危险临近。
无容(wú róng)的意思:没有容纳的余地,形容已经不能容忍或接受。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系舟(xì zhōu)的意思:指在危急时刻抓住机会,紧急行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希望。
霞明(xiá míng)的意思:指太阳初升时,云雾散尽,霞光明亮的景象。比喻事物初露端倪,即将显露出来。
香茶(xiāng chá)的意思:形容事物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小团(xiǎo tuá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聚集在一起,数量较少。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云栖(yún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云中,比喻人的居住地高而险峻。
主宾(zhǔ bīn)的意思:主宾意指主要人物和客人,用来形容主人公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柳下季(liǔ xià jì)的意思:指为人低下、地位卑微的人。
此诗描绘了一次秋季探访云栖寺的游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开篇“放舟出西城”,便带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出游氛围。随后,“言游云栖寺”点明目的地,而“主宾四五人,欢笑若同气”则透露出旅途中的愉悦与和谐。
接着,诗人通过“连山秋稼香,一碧了无际”描绘了广阔的秋景,香气扑鼻的稻田与无边的绿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在“系舟上丹梯,恍若出尘世”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远离了尘嚣,达到了心灵的净化。
“材岸柳风柔,石径松阴细”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柳树轻拂水面,松林间的小径被阳光细细分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继续描绘了古寺的美景,“古寺晚霞明,澄潭滴空翠”,夕阳映照下的寺庙显得格外庄严,清澈的潭水倒映着翠绿的山色,美不胜收。
“洞欹石瓮裂,泉香茶铛沸”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岩石裂缝中涌出的泉水带着淡淡的清香,茶炉上的水沸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诗人在此处品味了茶香,仿佛在回味着惠山的味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修竹逼危崖,上无容足地”描绘了竹林紧贴悬崖峭壁的景象,竹子高耸入云,似乎要与天空争高,而山路险峻,几乎无法立足。这种险峻的地形增添了旅程的刺激与挑战感。
“徘徊转北山,忽逢痴径至”则暗示了旅程中的偶然发现,诗人或许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隐藏在山间的秘密小径,这一发现为旅程增添了几分惊喜与神秘色彩。
最后,“谷暖山花明,秋老木叶薙”描绘了山谷中的温暖与生机,尽管秋天已深,但山花依然绽放,木叶虽凋零,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诗人在此处找到了自然与时间的和谐共存之美。
“小洞媚清泉,老洞盘薜荔”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洞穴的特色,小洞中清泉潺潺,老洞则长满了藤蔓,各具风情。
“历落丹碧祠,创自柳下季”提到了古代祠堂的历史,这些祠堂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归舟夜色昏,日落山容闭”描绘了夜晚归途的景象,夜色渐浓,山峦隐没在暮色之中,归舟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宁静与安详。
“回首溯前游,如梦已不记”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深刻印象与留恋,仿佛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了梦境,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文历史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