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顾子重过五亩山自杭归款叙数日》
《闻顾子重过五亩山自杭归款叙数日》全文
明 / 明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桐花吹雨惜残春,满地江湖隐沦

短笠轻舟终远去,白云春草唤愁新。

画牛事已知弘景,学稼心常忆子真

山月一樽谈未了夜深犹照病闲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病闲(bìng xián)的意思:病闲指的是因为患病或无事可做而无所事事、闲荡的状态。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短笠(duǎn lì)的意思:指人的寿命短暂,寓意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闲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做或者没有正当工作的人。

学稼(xué jià)的意思:指学习农业知识,劳动养活自己。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首句“桐花吹雨惜残春”以桐花和春雨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接着,“满地江湖见隐沦”一句,通过满地的江湖景象,象征着诗人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短笠轻舟终远去,白云春草唤愁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短笠轻舟的远行,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追求,而白云春草则引发了新的愁绪,暗示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忧虑与期待。这一联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世界。

“画牛事已知弘景,学稼心常忆子真”则是对古代两位高士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弘景和子真分别代表了隐居和农耕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两者,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渴望。

最后,“山月一樽谈未了,夜深犹照病闲人”以山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共饮谈天,直到深夜,月光依旧陪伴着他们,仿佛在为这段对话增添一份温暖与慰藉。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心灵寄托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明秀
朝代:明

明僧。浙江海盐人,俗姓王,字雪江,号石门子。出家于天宁寺,晚习定于钱塘胜果山。有《雪江集》。
猜你喜欢

郭郎儿近拍

帝里。闲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户闭。新霁。

畏景天气。薰风帘幕无人,永昼厌厌如度岁。愁悴。

枕簟微凉,睡久辗转慵起。

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

这些儿、寂寞情怀,何事新来常恁地。

(0)

引驾行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

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

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几许。

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

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

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

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0)

箜篌引

箜篌且勿弹,老夫不可听。

河边风浪起,亦作箜篌声。

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

南邻卖妻者,秋夜难为情。

长安买歌舞,半是良家妇。

主人虽爱怜,贱妾那久住。

缘贫来卖身,不缘触夫怒。

日日登高楼,怅望宫南树。

(0)

卜算子.用坡仙韵

丹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姮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0)

西湖素公爱余泊舟小诗画为扇子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时。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0)

佛桑花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旸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