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鹫岭(jiù lǐng)的意思:指高山峻岭,比喻艰险陡峭的地方。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山的一次游览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灵山的静谧与庄严。
首句“惯穿苍翠属潺湲”,以“惯穿”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溪流穿行于苍翠之中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潺湲”既指溪水的流动声,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第二句“来伴高僧半日閒”,则将视角转向了僧侣的生活。诗人以“伴”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高僧共同度过了悠闲的一半天,这种共处不仅增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对精神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接下来,“鹫岭谈经元未散”,通过“鹫岭”这一意象,暗示了灵山的神圣与庄严,同时“谈经”二字则直接点明了僧侣们在此进行的宗教活动。这里“元未散”强调了这种精神交流的持续性和深入性,仿佛经文的智慧永不消散,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
最后一句“不应向此认灵山”,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灵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灵山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心灵净化和智慧启迪的地方。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升华了主题,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层的精神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灵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深,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精神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澹庵
江西老澹庵,高节湛秋水。
君庵亦澹名,闻其风兴起。
一径窈柏竹,八窗秀荃芷。
意行袭幽芳,燕坐鉴碧泚。
铜炉古钟磬,瓦研素屏几。
玄根息芸芸,泰宇安止止。
大羹及玄酒,不入世人齿。
床头周易在,更与参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