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翻经台》
《古翻经台》全文
宋 / 易士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仙人何代此翻经,叠石成台掌面平。

好是松风明月夜,恍然吹下步虚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恍然(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醒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注释
仙人:指传说中的修行者或神仙。
翻经:查阅或研读经书。
叠石:堆积石头。
成台:建造平台。
掌面平:像手掌一样平坦。
好是:最好是在。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
恍然:忽然、仿佛。
步虚声:道教中指仙人的轻盈步伐声。
翻译
仙人是什么时代的在这里翻阅经书呢?
他堆砌石头形成平台,地面平整如掌心。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易士达的《古翻经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仙人何代此翻经”暗示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可能与修行者在台上翻阅经书有关,引发读者对仙人踪迹的好奇。接下来的“叠石成台掌面平”描绘了翻经台的构造,由层层叠起的石头堆砌而成,显得平整而稳固。

“好是松风明月夜”则是对环境的赞美,松树在月光下婆娑,清风吹过,带来阵阵松涛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恍然吹下步虚声”更是点睛之笔,仿佛在这样的夜晚,能听到仙人轻盈的脚步声,增添了神秘和空灵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翻经台的来历、构造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超尘脱俗的禅意,让人感受到古人的宗教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易士达
朝代:宋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左子异求题文襄公二十九岁小像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0)

舍饭寺

燕市秋衣已化缁,高楼何处问归期。

西风斜日无人院,乞与粗宫作住持。

(0)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二

蛰仙将入觐,忠愤不可当。

我于三薰之,少安莫怒张。

事君信乃谏,未信必两伤。

百伤亦不惜,知子抱烈肠。

天下事之大,气平臂奚攘。

睹子朴直姿,当使群疑亡。

多言定何益,无欲谁则刚。

朝廷患多欲,孰知我非狂?

(0)

述意

吊死扶伤二载馀,坚持不杀竟何如。

悬知胡越同舟谊,远胜孙吴相斫书。

长策犹须教耕战,穷边可使阙储胥。

谁人错讶经营意,规复南交计尚疏。

(0)

泊舟滠口观湘鄂援军北行

湖波淼淼欲漂山,浅阜酾湖辨绿湾。

初口渐依帆影出,晓风乍拂蓼枝还。

渔村销夏藏江浒,驿路连云贯楚关。

可念湘乡诸子弟,祇凭身手入兵间。

(0)

寂寂

寂寂春归小阁中,牡丹半已委残红。

伤春枉是伤怀抱,自起推窗倚暮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