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四》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四》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贫后依荒坞,忧来行近园。

雀争墙外树,牛入路旁村。

日落风止,烟寒冬岭昏。

樵人归又晚,深巷柴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风止(fēng zhǐ)的意思:指风停止吹动,比喻战争、纷争或争端结束,恢复和平。

寒冬(h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也用来比喻困难、艰苦的时期。

路旁(lù páng)的意思:指在道路两旁或沿途。

樵人(qiáo rén)的意思:指勤劳的农民或劳动者。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乡村的生活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村落中的一幕幕生活场景。

首先,“贫后依荒坞,忧来行近园。”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贫困之后,选择居住在荒凉的山坞之中,面对忧虑时,他便在附近的园子里散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不仅体现了人物的孤独与无奈,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接着,“雀争墙外树,牛入路旁村。”通过雀鸟争食和牛群进入村庄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生机。雀鸟的争斗与牛群的悠闲,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

“日落昼风止,烟寒冬岭昏。”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风停云散,炊烟袅袅升起,冬日的山岭在烟雾中显得朦胧而昏暗。这样的景象既渲染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仿佛预示着夜的来临。

最后,“樵人归又晚,深巷叩柴门。”描述了砍柴的人在天色已晚的情况下才回家,他们敲响了深巷中的柴门。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节奏与时间观念。整个画面温馨而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村落之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冬日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读清河吴明府檄书感赋·其二

袁江百尺明人影,有兵可用水可饮。

欲往从之百忧煎,高堂素发已垂领。

男儿堕地终儒冠,虫吟草间虱处裈。

北门管籥荷君重,幕府殷繁须士用。

操戈逐贼良未能,借箸前筹睎一中。

长歌寄谢诸少年,幸床下伏毋匈匈。

(0)

偕眉叔访李㤅伯民部四鼓出北郭宿缦雅堂·其一

遥峰递烟林,颓阳带江郭。

暝扈依晴沙,归禽堕霜箨。

命楫东皋村,款关种山麓。

户外云冥冥,卧龙失寒绿。

幽栖遗尘喧,孤花自开落。

(0)

题潘绎庈学使同年西园涉趣图·其二

竹树昼沈沈,名园静绿阴。

两番勤露冕,独树涤尘襟。

化雨涵濡意,家山去住心。

他年图画里,鸿雪迹重寻。

(0)

暮登望江楼

古木带斜晖,空城锁翠微。

遥帆际天没,孤鹜破云飞。

寒色一江远,轻装何日归。

关山尘土泪,俏尽老莱衣。

(0)

迎江寺题壁

皖东佳寺倚崔嵬,千里征愁到此开。

绕塔云烟平地起,隔江风雨送秋来。

百年战垒歌三叠,万古河山酒一杯。

欲向西城拜祠宇,鱼龙寂寞晚潮哀。

(0)

即日用义山韵

一官瓠落几时休,即日舟行不少留。

红叶白云游子意,溟鱼塞雁故人愁。

钟声催曙思蓬岛,山色衔波上竹楼。

楚尾吴头天浩渺,临流悬忆钓璜钩。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