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谪回东莆田林都宪》
《谪回东莆田林都宪》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到处烽烟警客肠,津头幸有舟航

暮云春树怀人处,独倚春风醉晚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津头(jīn tóu)的意思:津头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源头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舟航(zhōu háng)的意思:舟航是指船只在水上航行,比喻人的生活或事业顺利进行。

暮云春树(mù yún chūn shù)的意思:指夕阳下的云彩和春天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大夏在谪居东莆田时的复杂心情与独特景致。首句“到处烽烟警客肠”以烽烟四起、警报连连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动荡时局的敏感感知。接着,“津头幸有济舟航”一句转折,虽然外部环境险恶,但诗人并未完全陷入悲观,而是看到了希望之光——渡口尚有船只可供航行,象征着在困境中仍有一线生机与出路。

“暮云春树怀人处,独倚春风醉晚觞”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傍晚时分,云雾缭绕,春意盎然的树木下,诗人独自倚靠,面对这美好的春景,却因思念远方的人而心生感慨,借酒浇愁。这里的“醉晚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醉酒,而是借酒抒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动荡时代中的独特情怀。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从辟泸南道中晓征三首·其二

矍铄从戎恃骨彊,旧衣褒博讵堪装。

岁云暮矣家安在,月出皎兮山更长。

锥子秃毛穷有分,碑颜没字老何妨。

凭君为护痴儿女,白首相期乐未央。

(0)

登天台

江云不与山云接,土雨还因夜雨消。

独上天台肆遐瞩,故乡只隔一山遥。

(0)

宿西谷院六首·其四

野鸟休惊起,浮云莫厌看。

松萝秋后碧,岩谷暑中寒。

(0)

宿西谷院六首·其六

稍治寻山屐,初裁半隐衣。

声声杜鹃语,犹劝不如归。

(0)

送菜徐秀才

锦里园官供菜把,草堂诗客重伤贫。

一杯野老誇芹美,笑煞从来食肉人。

(0)

送吕兴元·其一

身离梁苑初蚕月,脚蹈秦云已麦秋。

要见使君恩惠久,滔滔长伴汉江流。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