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方教采芹亭·其一》
《次韵方教采芹亭·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手斸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

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来物(lái wù)的意思:来自外地的人或物品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为地(wéi dì)的意思:为了地方的利益而做事,为地方尽心尽力。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注释
斸:挖掘。
风烟:指自然景色。
阳和:温暖和煦。
山与诗为地:形容山水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老去:年老。
奈若何:怎么办,无可奈何。
翻译
亲手挖出的土地虽不多,春天万物都充满温暖的气息。
深知山峦与诗歌是相依之地,但随着年岁增长,再无新诗可作,这该如何是好。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开篇“手斸风烟不占多”两字,描绘出春日里轻拂的微风与飘逸的云烟,给人以淡雅之感。紧接着,“春来物物是阳和”进一步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的生机勃勃。

诗人在“极知山与诗为地”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以及将这种美好融入诗歌之中的追求。这里,“山”不仅是指自然之山,更有诗意盎然、灵感涌动之意;“诗为地”则强调了诗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如同大地一般坚实而深远。

末句“老去无诗奈若何”流露出一丝对时间流逝和创作灵感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忧虑。诗人在面对年华老去时,似乎有些无奈,但这种无奈并未显现为消极的情绪,而是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创作灵感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减退的深刻体会。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秋夜读书

西郊风露夕,凉风入吾庐。

焚膏继昼晷,而还读我书。

简编散芸香,探索味道腴。

玩此圣贤心,油然乐有馀。

四郊久多垒,兵戈政驰驱。

红尘障白日,积胔填沟渠。

安得挽天河,为我一荡除。且当?衡门,兀兀究圣谟。

(0)

蛛网落花

繁红陨晴风,栏丝自成聚。

鲛绡涴红泪,冰蚕贯香雨。

逝将流水心,萦此愁几缕。

日暮燕支寒,春深闻杜宇。

(0)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

杖策路迢迢,经年别石桥。

厌听方广磬,去看浙江潮。

雪透麻鞋冷,云和布衲挑。

旧时清隐地,月落故山遥。

(0)

雪竹白头翁横披·其二

苍衣雪颈冻难飞,寂寞寒梢独自栖。

别有春明好风景,绿杨如画乳莺啼。

(0)

节妇刘氏

生世苦不谐,愈甚太常属。

藁砧任飘荡,宁馨堪抚育。

生无织锦诗,死有崩城哭。

愁云散晋溪,华表照阳曲。

(0)

送王德常南台御史分题赋诗得朱雀桥

秣陵古都会,秦淮实壮哉。

长波护巨镇,危桥横曲隈。

华桁何伟丽,赤阑亦萦回。

世称题柱石,人是济川才。

泛鹢堪屡往,乘骢经几回。

当时王谢宅,燕子喜重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