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雨 发 常 山 明 /张 以 宁 仆 夫 趣 予 起 ,初 日 出 林 间 。既 雨 纵 横 水 ,无 云 远 近 山 。马 嘶 芳 草 去 ,燕 语 落 花 闲 。且 喜 边 陲 定 ,长 逢 戍 卒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雨发常山》描绘了清晨雨后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仆夫趣予起,初日出林间”写出了仆人催促诗人起床,而此时朝阳已穿透树林的景象,充满生机。接下来的“既雨纵横水,无云远近山”描绘了雨后积水满溢,远近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画面。
“马嘶芳草去,燕语落花闲”通过马儿在芳草地上嘶鸣,燕子在落花间呢喃,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且喜边陲定,长逢戍卒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安宁的欣慰,以及对戍卒归家的期盼,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关心和对民生福祉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草行
沧洲烽火彻夜红,援师奉调来南中。
援师五千马万匹,所过军营吹筚篥。
县官索草修经临,朱票纷纭远所出。
家家并日办马槽,办豆事办莝草刀。
草船满满连百艘,马草积如山岳高。
援师驱马江干过,馀草零星弃道左。
老农束取负担归,然草煮豆聊充饿。
吏胥首告盗官货,哀哉愚民家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