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酒 蛤 蜊 宋 /杨 万 里 饮 者 怜 渠 有 典 刑 ,见 渠 借 箸 眼 偏 青 。平 生 开 口 不 论 事 ,晚 岁 搜 肠 求 独 醒 。
- 翻译
- 饮酒的人赞赏他有坚定的原则
看到他借筷子时眼神特别犀利
- 注释
- 饮者:饮酒的人。
怜渠:赞赏他。
有典刑:有坚定的原则。
见渠:看到他。
借箸:借筷子。
眼偏青:眼神特别犀利。
平生:一生中。
闭口不论事:从不参与议论事情。
晚岁:晚年。
搜肠:竭尽全力。
求独醒:寻求独自清醒的认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世事摧残的饮者,通过对渠水的怜悯和借箸眼神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心声。诗人杨万里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却又内心渴望独醒的高士形象。
"饮者怜渠有典刑"一句,通过对渠水的同情来表达诗人对于那些被束缚和规制之物的理解与共鸣。"见渠借箸眼偏青"则透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观察力,他从渠水借助筷子以维持生计的行为中,读出了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
"平生闭口不论事"表明诗人一向不轻易发表对世事的看法,而是选择沉默。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或是对言谈举止所带来的风险的深刻理解。
"晚岁搜肠求独醒"则是一个转折点,诗人在晚年时期开始寻求内心的觉醒和独立思考,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也可能暗示着对周遭世界的一种清醒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渠水的观察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勾勒出一位老者在晚年寻找内心独醒之路的形象。这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精神独立的追求,是诗人智慧和生命经验的结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梅庄卷
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
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
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别来倏忽流光改,夙昔閒情竟何在。
美人家有梅花庄,十里素香春蔼蔼。
九龙山下三泖东,浑似西湖水月中。
市上红尘飞不到,玉妃别下广寒宫。
归心便趁东风起,飞度湖山万花里。
狂歌唤取缟衣仙,兴捲吴淞半江水。
青灯照我客舍寒,归计其如行路难。
花前胜赏仍负却,坐惜春深香粉残。
人生百岁浑如寄,还省旧游怜久弃。
题诗为赠梅庄人,目极瑶英缈天际。
题方士洪云林书舍卷
我家吴山西,君家吴山东。
东西近相对,各在云林中。
别来忽几载,屡见流光改。
佳游今已非,往事知安在。
君浮汳河水,我客京华春。
同沽金陵酒,共是殊乡人。
我犹滞冷舍,君将还故山。
云林结遐想,可望不可攀。
送君长安道,飞花乱烟草。
楚树接吴山,关河路非杳。
明朝我忆君,矫首情易悽。
云林在何许,如隔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