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光(dē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灯光明亮繁盛,或形容事物繁荣昌盛。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奉法(fèng fǎ)的意思:遵守法律,恪守法规。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借榻(jiè tà)的意思:借用别人的床榻,比喻寄宿他人,借他人之力。
鹫岭(jiù lǐng)的意思:指高山峻岭,比喻艰险陡峭的地方。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晴霭(qíng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云彩淡薄。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声带(shēng dài)的意思:指人和动物喉部的组织,用于发声。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下方(xià fā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的下面或下面的方向。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名山寺宿高盖兰若纪兴(其四)》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宁静景象。首句“鹫岭疑兹地”暗示了诗人身处崇高的山岭之中,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敬仰之情,仿佛来到了佛教圣地。接下来的“真堪奉法王”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僧侣领袖的尊崇。
“芙蓉云外耸”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出水芙蓉,高耸入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秀美。而“薝卜雨中香”则通过雨中的薝卜(一种香草)散发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与寺庙的宁静相得益彰。
“山色含晴霭”描绘了山峦在晴朗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的美景,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一句“钟声带夕阳”,以悠扬的钟声与缓缓落下的夕阳相结合,渲染出傍晚时分寺庙的宁静祥和,以及诗人在此处暂住,享受片刻安宁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禅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名山寺庙的赞美和对佛学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舍人生日
骥之子,凤之雏,精彩丰容美且都。
年至十二三,头角己异同队鱼。
积善之家庆有馀,掌中幸得双明珠。
定知他日必充闾,不妨更读古人书。
绛帐先生当今之范模,步亦步,趋亦趋,执经北面预先讲唐虞。
明主何尝不用儒,相门出相文可无。
岂独手撚金仆姑,能骑生马驹,然后称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