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官税(guān shuì)的意思:官税指的是由政府征收的税款。
及早(jí zǎo)的意思:尽早,及时。表示要抓紧时间,尽快行动。
井庐(jǐng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枯干(kū gān)的意思:指树木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瘪,比喻事物枯萎、失去生机。
南村(nán cūn)的意思:南村指的是乡下或偏远的地方。
嫩芽(nèn yá)的意思:指植物初生的嫩绿色芽叶,比喻初生的事物或人。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相语(xiāng yǔ)的意思: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烟野(yān yě)的意思:形容景色烟雾弥漫、野外景色迷人。
榆皮(yú pí)的意思:指人的皮肤如同榆树皮一样黄白无血色,形容人面色苍白无血色。
榆荚(yú jiá)的意思:指人们的交情或感情深厚,像榆树下的榆荚一样紧密相连。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种地(zhòng dì)的意思:指耕种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活动。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社会的贫困与农民的生存困境,通过榆树皮这一细节,展现了当时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
首句“井庐无烟野无草”,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井边的房屋没有炊烟升起,野外一片荒芜,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万户嗷嗷缺一饱”进一步强调了百姓普遍的饥饿状态,千家万户都在哀嚎,因为食物极度匮乏。
“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描述了村民们为了生存,成群结队地前往榆树下剥取榆皮的情景,他们急于行动,生怕被他人捷足先登。这反映了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任何可能的食物来源的渴望和竞争。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提到有人将榆树皮剥得几乎一干二净,只剩下坚硬的榆皮,这里不仅指出了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暗示了剥取行为的残酷和无情。
“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表达了对过去种植榆树以获取榆皮的后悔,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官府的赋税,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食物问题。这反映出农民对政策和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反思。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通过鸟儿的视角,提醒人们不要采摘新生的嫩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后代的考虑。
最后,“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告诫鸟儿们不要争抢食物,人类已经为了生存放弃了种植土地,转而挖掘老鼠洞寻找食物,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极度贫困和生存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生存智慧和对未来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泰山太平顶
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
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
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
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简徐登道人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
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