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王昭君叹二首(其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沈满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主人公王昭君在异域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今朝犹汉地,明旦入胡关”,以时间的对比,描绘了王昭君从熟悉的汉地到未知的胡地的转变。早晨她还身处熟悉的故土,而到了明天清晨,她就要踏入陌生的异域,这种强烈的时空反差,不仅体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更暗示了情感上的割裂和孤独感。
接着,“高堂歌吹远”一句,通过“高堂”这一意象,将王昭君与故乡的联系具象化。高堂之上,曾经是家人欢聚、歌声与笑声交织的地方,但现在这些声音已变得遥远,无法触及。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情感上的疏离,表达了王昭君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游子梦中还”,则直接点出了王昭君作为游子的身份,以及她在梦中的归乡之情。在异国他乡,她只能在梦中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熟悉的地方,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她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场景转换,深刻地表现了王昭君在异域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凉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楼尚书
九关何为视荒荒,鹓鹭不汝为津梁。
刚风一上九万里,我岂无因来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与易表里,九师三传俱亡羊。
人言夫子身九尺,我谓椽笔聊相当。
斯文岂不妙一世,如御琴瑟思更张。
大夫人今八十六,百拜上赐千秋觞。
朱幡皂盖映华发,鼓舞万籁为笙簧。
如闻民病思药石,可忍岁饥无稻粱。
行行不待勤报政,会有诏书来未央。
送林泽之至五夫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
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
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