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则打杀灵源,不似㡠子烧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画(bǐ huà)的意思:指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构成要素。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灵源(líng yuán)的意思:指智慧、才能的源泉或根本。
摸索(mō suǒ)的意思:指在不熟悉或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尝试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难凭(nán píng)的意思:形容证据不足,无法拿出有力的依据来证明事情。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醉眼(zuì yǎn)的意思:形容眼神迷离,如醉如痴。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过程。首先,“衲子无处摸索,画师笔笔画著”,这里将修行者比作“衲子”,即穿着僧衣的和尚,他们寻求真理的过程如同在无尽的探索中寻找答案,而“画师笔笔画著”则比喻通过艺术或某种形式的表达来揭示和传达这种追求。这句诗巧妙地将禅宗的内省与外在表现联系起来。
接着,“山僧醉眼难凭,付与众人弹驳”,这里的“山僧”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的隐逸与超脱,仿佛是处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的修行者。他们的见解可能难以被常人理解或接受,因此“付与众人弹驳”,意味着这些观点需要经过众人的审视与讨论,以求真知灼见。
最后,“似则打杀灵源,不似㡠子烧却”,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严肃态度。如果所言符合真理,那么即使是权威如灵源禅师,也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反之,如果观点不符,即使出自权威之口,也应勇于质疑并加以纠正。这种精神体现了禅宗中对于知识和真理的开放态度以及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精神和对外在世界的洞察,同时也反映了对真理追求的严谨态度和开放思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