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清 / 谭嗣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何来风万壑,城北涌惊涛

众籁当秋爽孤吟入夜豪。

寒中鸡口噤,雨背雁声高。

无梦欲忘晓,诗肠桔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鸡口(jī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含糊不清,讲话不明确。

桔槔(jié gāo)的意思:指在争斗中力量相当,难以分出胜负的局面。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口噤(kǒu jìn)的意思:指因为害怕说错话或担心引起麻烦而保持沉默,不敢开口说话。

秋爽(qiū shuǎ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清爽和宜人。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诗肠(shī cháng)的意思:指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意和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深沉,谭嗣同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何来风万壑”,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仿佛是突然间,万壑之间传来阵阵风声,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而又震撼的感觉。接着,“城北涌惊涛”一句,通过比喻,将无形的风声比作有形的惊涛,形象地展现了风势之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

“众籁当秋爽,孤吟入夜豪”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氛围。众籁即众多的声音,秋夜的清爽与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孤吟入夜豪”则表达了诗人独自吟诵时的豪迈之情,既有孤独感,又不失壮志凌云的气概。

“寒中鸡口噤,雨背雁声高”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鸡口噤,意味着鸡在寒冷中闭嘴不鸣,雁声高,则是远处雁群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无梦欲忘晓,诗肠转桔槔”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无梦,意味着诗人希望在清醒的状态下度过一夜,忘记即将到来的黎明,即世俗的束缚。诗肠转桔槔,则是运用了比喻手法,桔槔是一种汲水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思绪如同桔槔般不断转动,寻求灵感与创作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谭嗣同

谭嗣同
朝代:清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猜你喜欢

三伏中一雨苏旱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

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

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

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0)

挽唐如晦二首·其一

战艺时人北,受书吾道东。

俊图开熟路,怒翼碍回风。

勇往千人废,豪来一世空。

深山埋玉气,得失付鸡虫。

(0)

南歌子·其二

皓月明腮雪,冷风乱鬓云。高楼帘幕夜生春。

半醉倚人秋水、欲斜倾。晓雨双溪涨,归舟一叶轻。

杳无青翼寄殷勤。目断烟波渔火、又黄昏。

(0)

玩芳亭

蔓草芊芊迷旧圃,日号狐猩走鼯鼠。

世欲去之嗟未能,竭力米盐汗如雨。

先生人间第一流,目中万事无全牛。

割鸡已觉无多子,斩新亭柳作清游。

纷纷姚魏争黄紫,醉眼虽观心似水。

但搜佳景付吟魂,吐作新诗烂盈纸。

惭愧知音太史公,为榜佳名字画雄。

二公连茹归霄汉,此亭万古扬清风。

(0)

古意三首·其一

妾身如暮云,阴霾愁渐浓。

郎来如晓色,日高云自空。

晓色未应夜,愁云不可重。

会持一杯酒,举室生春风。

(0)

邻家翁挽辞二首·其一

凛然风韵老尤癯,方寸经营包九区。

窖粟巧为任氏策,缚船冷笑退之迂。

深藏未肯骄僮仆,俭德端能率里闾。

故使考终踰七十,不因财害似齐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