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徙防将坏,沙回地渐耕。
欲言都水使,淮势本孤行。
这首诗描绘了王家营地区的地理变迁与历史风貌。首联“形胜何年变,川原似掌平”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这片土地过去与现在面貌变化的感慨,接着以“川原似掌平”描绘出如今平坦开阔的景象。颔联“舟车南北会,陵谷古今情”进一步点明了这里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以及它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情感。颈联“河徙防将坏,沙回地渐耕”则关注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河流改道与沙地逐渐成为耕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适应。尾联“欲言都水使,淮势本孤行”可能是在讨论治理水患或水利建设的问题,暗示着对于如何应对自然变化、保护和发展这一地区提出了深思熟虑的观点。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王家营地区的地理变迁和历史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地方发展与治理的关切。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引人思考。
卖酒炉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
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
谩道草忘忧。
也徒将,酒解闲愁。
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
有翠红径里,盈盈似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
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
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
向尊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
迤逦点破,澄江秋色。
瞑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
渔舍孤烟锁寒碛。
画鹢翠帆旋解,轻舣晴霞岸侧。
正念往悲酸,忆乡惨切。
何处引羌笛。
追惜。
当时富春佳地,严光钓址空遗迹。
华星沈后,扁舟泛去,萧洒闲名图籍。
离觞吊终寓目,意断魂消泪滴。
渐洞天晚,回首暮云千古碧。
霁霞散晓,射水村渐明,渔火方绝。
滩露夜潮痕,注冻濑凄咽。
征鸿来时应负书,见疏柳、更忆伊同折。
异乡憔悴,那堪更逢,岁穷时节。
东风暗回暖律。
算拆遍江梅,消尽岩雪。
唯有这愁肠,也依旧千结。
私言窃语些誓约,便眠思梦想无休歇。
这些离恨,除非对著、说似明月。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残杏枝头花几许。
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沈香烟一缕。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远信还因归燕误。
小屏风上西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