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祭 春 偶 作 呈 通 判 职 方 宋 /宋 庠 关 外 春 来 亦 可 怜 ,平 明 箫 鼓 浊 河 边 。殿 门 恩 泽 催 幡 胜 ,不 预 朝 簪 整 八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幡胜(fān shèng)的意思:战旗胜利,比喻取得全面胜利或战绩辉煌。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浊河(zhuó hé)的意思:指水流浑浊、不清澈。
- 翻译
- 边关外春天的到来也令人怜惜,
清晨的箫鼓声在浑浊的河边响起。
- 注释
- 关外: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可怜:值得同情或怜悯。
平明:黎明时分。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形容音乐声。
浊河边:形容河边水质浑浊。
殿门:皇宫的大门。
恩泽:帝王的恩惠。
幡胜:古代祭祀或庆典中使用的彩旗。
不预:没有参与。
朝簪:古代官员上朝时佩戴的饰品。
整八年:整整八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春日的萧瑟画面。"关外春来亦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春天来临时景象的感慨,春意浓郁而又带有一丝孤寂和凄凉。"平明箫鼓浊河边"则是对军营生活的一种描绘,箫声、鼓声在浊流的河边回荡,展现了军中春日的忙碌与嘈杂。
接着,"殿门恩泽催幡胜"表明了上层建筑物的尊贵与神圣,以及从那里传递下来的恩惠和功绩,而"不预朝簪整八年"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个人命运乃至国家大事的一种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表达一种长久的期待未能实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营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艰辛生活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季。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
或云非正命,是昧舍生理。
归全岂发肤,所惧本心毁。
哭父天为惊,忧君国将燬。
於焉偷吾生,何以立戴履。
修短在百年,芳秽垂千纪。
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
竭陆宣公祠
冰玉为骨秋为神,堂堂内相真天人。
谏草数百垂清芬,仁义一洗功利尘。
刳肝沥血空排云,白日不鉴吾忠勤。
奉天诏下哀痛新,将士感泣天亦闻。
皇威雷动清九垠,一纸可敌百万年军。
草茅学古期致君,以额扣阍九虎嗔。
玉堂云雾当华津,秋耿何不批龙鳞。
一尊酹古凄夕曛。
鵷湖之水春复春。
送方员外力疾归吴兴
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
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
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
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
望闾桑梓在,入里人民非。
伤哉展丘墓,遽尔辞荆扉。
居乡如遇客,回首情依依。
晴春入旧腊,积雪含清晖。
佳期迟子还,勿爱故山薇。
白摐洲
层城郁迢迢,长溪贯双流。
喧然闤阓中,乃有白摐洲。
兹晨策杖往,秀色散我忧。
窅眇蛟龙窟,澄明鸥鹭秋。
开花照白日,接叶暗渔舟。
凉风起其末,客衣薄飕珝。
我欲携童稚,具此双钓钩。
高歌绿水曲,散发洲上头。
安能随世人,负我平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