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旰犹忘食,中宵已正襟。
如将同度意,弥迫及时忱。
俨凭三尺陛,频验一圭阴。
陈谟(chén mó)的意思:比喻说话或行动虚伪、不真诚。
玑衡(jī héng)的意思: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准则。
及时(jí shí)的意思:指做事情或采取行动的时机恰当,不拖延,不耽误。
亮采(lià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容貌美丽动人。
密察(mì chá)的意思:密切关注,仔细观察。
旁求(páng qiú)的意思:指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不按正常途径、本质去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法,而是采取曲线、绕道或次要的方式。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鼗铎(táo duó)的意思:形容音乐声响亮而美妙。
万民(wàn mín)的意思:指所有的人民或众多的民众。
小正(xiǎo zhèng)的意思:指言行正直、端庄的人。
意可(yì kě)的意思:表示意思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影占(yǐng zhàn)的意思:指利用权势或地位压制他人,占为己有。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大禹惜寸阴》其二,通过描绘大禹在时间紧迫时的勤勉与智慧,展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利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双阙”、“半庭”、“三尺陛”等,不仅描绘了大禹的活动场景,也隐喻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远思考。
首联“岁月人同历,偏殷古圣心”,开篇即点明时间的流逝与人类共同经历的关系,同时强调了古代圣贤对时间的重视。接着,“影占双阙迥,光惜半庭沈”两句,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象征大禹在忙碌中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以及他对于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
颔联“当旰犹忘食,中宵已正襟”描绘了大禹在夜晚仍不忘国事,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处理政务的情景,体现了他的勤勉与专注。颈联“如将同度意,弥迫及时忱”则表达了大禹希望与众人一同度过难关的决心,以及面对时间紧迫时的急切心情。
尾联“密察玑衡运,旁求鼗铎音。俨凭三尺陛,频验一圭阴”进一步展示了大禹在国家治理中的细致与严谨,他密切观察天体运行规律,寻求各种方法以应对国家事务,甚至亲自登临高处,验证天文现象。最后,“亮采功无缓,陈谟意可寻”总结了大禹在时间管理上的成就,以及他在制定政策时的深思熟虑。
整首诗通过对大禹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古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利用,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智慧。
秋夜有馀清,耿耿不能寐。
出户凉意来,四野星河坠。
露气湿衣裳,茫茫宇宙长。
凌空不可得,归来倒书床。
记书已成念,波冷湘筠簟。
抚景役吟魂,得句还重练。
须臾天山月,一镜浑无缺。
坐落半窗明,对之心愈洁。
向来杂虑汤泼雪,不知东方之既白。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
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
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
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
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
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
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光武龙飞膺赤伏,台上功臣三十六。
先生底事披羊裘,翛然独钓铜江曲。
嘉谟启沃当龙潜,已令汉火回炎炎。
三公之弃如敝屣,一丝引得贪夫廉。
但知文叔同衾卧,不知客星侵帝座。
先生之风千载那能忘,云山苍苍江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