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才片纸读,泪已万行摧。
佩有兰堪赠,衣知薜共裁。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再得元美书》。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的复杂心情。
首句“楚日吴家到,吴门使者来”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巧妙地引入了主题,仿佛在说,从遥远的楚地传来消息,吴门的使者带来了友人的书信。这种叙述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两地相隔之远,以及传递信息的不易。
接着,“书才片纸读,泪已万行摧”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读信时的情绪反应。片纸只言,却能触动心弦,引发泪水如泉涌。这里不仅表现了书信内容的感人至深,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佩有兰堪赠,衣知薜共裁”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佩兰和衣料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佩兰寓意高洁,暗示着诗人希望将这份高洁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而共裁的衣服,则象征着两人之间的默契与亲密,即使相隔千里,心意相通。
最后,“梅花江路满,一酌向谁开”两句,以梅花盛开的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同时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友人相聚的心情,但又因距离而感到遗憾,只能借酒抒怀,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珍贵,以及人在面对离别与重逢时的复杂心情。
广陵潮头磨宝刀,落日正悬杨子桥。
椎牛置酒赛河伯,白虹当座开青霄。
一杯万里行色骄,虎头将军髯紫毛。
弹铗金精啸生火,酣歌忽指欃枪高。
书生能笔又能箭,谁堪巧饰人前面。
阴山六月马走冰,侠气淋漓心一片。
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
行行尽弃雕虫艺,骏骨还应向燕冀。
壮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
声诗字学俱微茫,男儿白手为侯王。
君不见郭汾阳,生平著书曾几行。
笑谈将相动自得,道与古圣参徜徉。
北征倘见胡御史,传声勿事词人章。
言官岂无经国疏,骅骝伯乐方康庄。
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当乾纲。
此时定容直臣口,愿思大体无猖狂。
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
匡衡刘向总忧国,可宜魏绛宜陈汤。
相逢燕市醉怀合,若论边塞先庙廊。
燕山青青易水绿,有人更唱萧萧曲。
苍颜怪颔卖文者,便是当年高击筑。
黄金台下胡姬家,垆头旧典王生服。
我亦尝嗤广武军,竖子英雄犹在目。
诸君此去功名成,问余多恐黄粱熟。
《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明·王叔承】广陵潮头磨宝刀,落日正悬杨子桥。椎牛置酒赛河伯,白虹当座开青霄。一杯万里行色骄,虎头将军髯紫毛。弹铗金精啸生火,酣歌忽指欃枪高。书生能笔又能箭,谁堪巧饰人前面。阴山六月马走冰,侠气淋漓心一片。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行行尽弃雕虫艺,骏骨还应向燕冀。壮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声诗字学俱微茫,男儿白手为侯王。君不见郭汾阳,生平著书曾几行。笑谈将相动自得,道与古圣参徜徉。北征倘见胡御史,传声勿事词人章。言官岂无经国疏,骅骝伯乐方康庄。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当乾纲。此时定容直臣口,愿思大体无猖狂。呼韩稽颡亦难恃,烽烟或报胡尘黄。匡衡刘向总忧国,可宜魏绛宜陈汤。相逢燕市醉怀合,若论边塞先庙廊。燕山青青易水绿,有人更唱萧萧曲。苍颜怪颔卖文者,便是当年高击筑。黄金台下胡姬家,垆头旧典王生服。我亦尝嗤广武军,竖子英雄犹在目。诸君此去功名成,问余多恐黄粱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667c67d62b57e8288.html